据报道,为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4年前北京市多家大型餐馆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但近日有人在走访中发现,“半份菜”“小份菜”已悄悄从菜单里隐退,不少商家免费打包的承诺也不再作数。
“半份菜”“小份菜”曾风靡一时,如今却偃旗息鼓,究其原因,主要是餐饮企业缺乏持续推进的动力。尽管由餐饮行业协会倡议推出的“半份菜”回应了厉行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得到了多家大型餐馆的积极响应,但最终算算成本,一些商家却觉得“不划算”。“半份菜”看似只是对整份菜的一分为二,但因工序与用时的丝毫不减,如果只定半价,商家感觉利润少,划不来;如果高于半价,消费者又不会买账。
其实,“半份菜”不仅顺应了量力而“点”、倡导“光盘”的社会风尚,也满足了食客重质轻量、多尝美味的饮食愿望。长远看,这对企业经营有利。更重要的是,餐饮企业作为服务性行业,不能只考虑利润最大,也需讲究社会责任。坚守“半份菜”,就是反对浪费这一社会担当的重要体现。
留住“半份菜”,也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参与。索要“半份菜”,应成为饮食消费者按需用餐、量力点菜的正当消费权利。这需要广大消费者主动摒弃讲排场、顾面子、相互攀比的错误认知,让餐饮回归本源,勇于对奢侈浪费说不。
留住“半份菜”,政府和社会的干预不可或缺。让“半份菜”成为餐饮常态,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制度层面的设计,要通过媒体宣传、行业自律、制度约束、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多管齐下,让节俭理念深入人心,将“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的“光盘行动”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