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7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余吨“洋垃圾”口岸现形记
本报记者 顾 阳
海关关员正在查验进口集装箱中的“人造石墨”。 顾 阳摄

明明是有毒工业废料,却伪报成工业原料,最终被海关成功拦截在国门之外。2017年5月23日,杭州海关对外宣布查获今年最大一起“洋垃圾”走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在浙江温州口岸、广东深圳口岸分别查获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1075吨、2008.37吨。

报关单里发现疑点

从今年初起,杭州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等四部委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的要求,加大对重点商品的监管力度,对辖区主要口岸报关单证开展一轮专项风险排查。其中,一票从温州口岸进口的报关单引起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关员的注意。

报关单显示,一家河南公司以每吨62美元的价格申报进口一批“人造石墨材料”。一家远在河南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为何舍近求远从温州进口人造石墨?联想到人造石墨与国家禁止进口的某些“洋垃圾”在外观上近似,海关关员们心生警觉,会不会有人利用“人造石墨”做文章?

正当海关决定对此开展调查时,这家公司如人间蒸发一般,近2个月没有进出口行为。直到3月下旬,细心的海关关员发现,该公司的名字再次出现在通关系统里,依然还是申报进口“人造石墨材料”。

为了不打草惊蛇,杭州海关决定在确定物流信息后,再对已经到港的集装箱实施开箱查验。

“人造石墨”原是“洋垃圾”

果然不出所料,集装箱里一堆堆形状各异、颜色灰暗的块状物,表面带有明显的不完整凹槽,凹槽内壁残留有红褐色锈斑,少数凹槽内还留有未取出的铁块。

经清点,这家公司申报的43个集装箱、共计1075吨的“人造石墨”,均留有明显使用痕迹。在查扣这批问题货物的同时,杭州海关此前的暗中调查也有了新进展。调查显示,该公司近期还有一批“人造石墨”准备从深圳口岸进口。4月6日,在海关总署统一指挥下,深圳海关对这批货物予以查扣,开箱后发现集装箱内的“人造石墨”与温州口岸查获的性状相似,共计1002.5吨。

经权威部门鉴定,海关在温州、深圳口岸查扣的“人造石墨材料”,实际上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这种残渣废料虽然可当作燃料使用,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威胁空气、土壤的生态安全。即便不作为燃料使用,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由于炭块残极价格还不到煤炭进口价格的一半,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以低价购入,再倒卖给国内厂家充当燃料,从中谋取利益。

走私路径浮出水面

鉴定结果出来以后,杭州海关立即对此立案侦办,重点调查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赵某父子及负责销售的豆某。谁知三人早有准备,事先串供,拒不承认伪报品名、“以废充好”走私“洋垃圾”的事实。面对“零口供”,海关缉私警察通过案情梳理,锁定了新的可疑人物——翻译王某。

原来,为使“人造石墨”能顺利通关,赵某指使王某准备两份合同:一份是与境外公司签订的真实合同,另一份则将货物品名伪造为“人造石墨材料”,避开“阳极”“残极”“许可证”等体现固体废物特征的字样,专门用于通关。不仅如此,赵某等人还计划“化整为零”,将3万吨残极碎分成30多个批次,再分不同时段,从国内不同口岸分别进口。

“如果3万吨‘洋垃圾’流入国内,后果不堪设想。”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副关长李友新表示,打击“洋垃圾”走私历来是海关打私工作的重点,海关缉私部门将通过强化风险分析,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把“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