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标准立规范 下沉力量提升智慧
青岛西海岸巧解城市管理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张 涛
左上图 长江路执法中队队长薛志强(右二)、管区分队队长宋中华(右三)在紫金山小区耐心细致地做违章业主的动员工作。

右下图 责权明确后,道路施工无限期拖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图为青岛团结路海信工业园附近道路罩面工程在有序开展。(资料图片)

西海岸新区是青岛市城市建设的新区域,除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建筑和街景让人感受到新崛起城区的勃勃生机外,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他们也不断探索。今年开始推开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正是这方面的尝试。

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和办法。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剖析报道,让我们看看国内城市在这方面的努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网格员王秀英在峨眉山路一路口发现某工地渣土车撒漏严重,在清扫路面的同时,她在街道办的城市管理微信群上传了图片,该街道办执法中队中队长薛志强立即将图片转发至相关值班人员。14分钟后,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以前,处理这样一起事件,由市政公司通报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再将问题反映给综合执法局,然后再传达到驻街道办的执法中队,通常需要2天。现在,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

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发生。作为青岛市的“新生力量”,西海岸新区在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独具特色。

厘清管理责任

今年4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推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此次改革厘清了城市管理责任清单和综合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并制定了城市管理相关标准。

“近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一个局来对整个新区进行城市管理,城市化管理很难达到精细化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刘波告诉记者,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后,新区将原由区城市管理局承担的部分管理职能,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下放至14个街道办事处。

城市管理局通过建立40余人的专业考核队伍、各街道办相互打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考核等形式,对每个街道办事处进行考核,每月向各个部门通报考核情况,每季度、半年和全年的考核结果在区内媒体上通报。同时,考核成绩作为各街道办事处奖补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与政绩挂钩。

“体制改革后,很多街道办事处对参与城市管理更加积极。”刘波说,以裸露土地提报数量为例,改革后街道办提报的个数是改革前的数倍。

与此同时,新区整合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资源,由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与各街道办事处签订作业服务合同,设立14个园林环卫作业队,实行网格化管理,承担城市管理相关业务。

“我们对作业队制定了5个作业标准、8项工作规范、5个考核办法,确保将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处副处长楚振杰表示,考核结果将与负责人的薪酬挂钩,形成倒逼机制。

本次改革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综合执法力量的下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执法权全部向街道办事处下放,执法力量进一步向街道办事处下沉,整合派驻街道执法力量和街道执法协管力量。新区通过运用扁平化管理方式,真正实现由纵向“专业行政执法”向区域“综合行政执法”转变。

据了解,厘清权力清单之后,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承担住建规划、文化市场、国土资源、海洋监察、交通运输、旅游市场6大领域32类1100余项执法权,镇(街道)将承担城市管理领域8类440余项执法权。

破解管理难题

违章建筑,就像城市的“牛皮癣”,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在西海岸新区,由于责任厘清了,社区书记和社区执法队员就可以直接拆掉违章建筑。在长江路街道办事处紫金山路社区,记者见到了正在拆除违章建筑的社区书记王霞和执法队分队长宋中华。“这里因为历史原因,违章建筑已经存在了20余年。2010年,当时的城市管理执法局派驻一个中队来拆除也没有推进。”宋中华介绍,他们利用10天时间拆掉了800平方米违章建筑,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

“我们不仅仅是拆,后续的外立面改造、绿化等工作都进入前期准备阶段,清场之后将立即进行。”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初良珂说,在综合执法下沉后,办事处将执法中队进一步下沉到各个社区,执法队不再是“刮一阵风就走”,而是沉到社区里不走了,老难题变得不再难。

除了违建,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以前,建筑垃圾的处理,都是各个街道自行寻找不构成污染的临时填埋点,但很多垃圾运输承接单位因为运输成本原因,随意倾倒现象屡屡发生。属地化管理后,一旦发现随便倾倒的建筑垃圾,就追究属地责任。“很多街道通过对举报者进行奖励的方式,发动群众实时监督。”刘波说,现在已经有两个街道给出了最高5000元的奖励,鼓励群众监督,无处不在的监督加上综合执法下沉,执法人员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倾倒现场,使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

“堵”不可缺,“疏”也必不可少。“区里正在研究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再做成砖块、水泥块,用于市政建设中,比如铺设人行道、绿化带围池等。”刘波介绍,相关鼓励政策将于近期出台。

对很多城市而言,“拉链”式道路也是一个难题。乍看只是道路“开膛破肚”重复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项目施工时,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城市规划建设的盲点。

在西海岸新区,这个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每年都会函告电信、市政、供热、供电等各部门,要求其报送管线施工计划,我们局根据计划统一协调施工进程,不及时上报的,原则上不再批准挖路,这就避免了‘拉链’道路问题。同时,在审批各种管线施工工程时,将审批手续同时报送相关街道办事处和综合执法局,对工程情况进行详细告知。”刘波介绍,过去规定期限内未完工的工程基本没人管,现在责任划到了街道,他们会时刻盯着工程进度,一旦逾期会立即敦促停止施工,要求其重办手续,并进行最高限额罚款,增加其违规成本。这样一来,无限期拖工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

另外,在西海岸新区,曾有两类“三不管”地带。一类是某一段区域是两个甚至三个街道办的行政交界点,环境卫生工作极易成为“三不管”地带;另一类是一条马路分属不同部门负责,结果造成“三不管”。

改革后,这种被动的局面彻底改变了。“现在由没人管到有人管、主动管,再到争着管,最后到全方位管。”刘波介绍说,现在很多相邻的街道办事处,并不以行政边界划分环卫工作的交界点,都是自行协商,寻找更有利于管理的分界点。

推行智慧管理

在西海岸新区,一个“互联网+”的城市环卫治理系统,目前已经建成。这个系统依托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环卫网格化监管、人员智能管理、车辆和设施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和便民服务等模块,对环卫管理所涉及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该系统建成后,新区将成为山东省信息化监管面积最大的环卫智慧区。

目前,全区约2500多名保洁工和120名环卫管理人员将配备电子签到设备,这个设备将实时反馈在岗人员数量及缺岗人员数量、工作状态、工作量、事件的处置效率。对现有的450处垃圾点、2600余个垃圾桶安装电子标签,通过垃圾车上的接收器,可以显示垃圾桶清运的频率,垃圾量收运量的自动汇集并减少市民投诉。

另外,300多辆环卫车辆还会安装3G/4G视频设备或传感器,管理人员可在平台查询车辆的工作状态、作业路线、作业规范、驾驶员的信息、车辆的油耗等。

“日常管理从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对环卫人员、车辆的违规作业、超速及疲劳驾驶等行为,平台和手机APP可同步显示并提醒作业人员。”楚振杰说。

公共交通服务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早在2015年,西海岸新区智能公交系统正式运行,60余条线路1000余辆公交车全部纳入智慧公交体系。市民通过APP、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可以随时知晓公交线路调整、站点更改等信息。

“这套系统由综合信息管理决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安防保障系统、乘客出行服务系统、运维系统、智能场站系统等6大系统架构组成。”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相逢俊说,智慧公交项目应用后,市民可通过APP查询乘车路线,实时了解公交车进站时间,查看到每一站的实时车内情况,根据拥挤程度选择乘坐公交班次,还能精确预算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从2015年社会治理“大数据”成功运用,到权责清晰的综合执法改革,再到城市管理体制的彻底变革,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在打造一个精致有序、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品质之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