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壳股光环难再
梁 睿

白马无人问,壳股炒上天,这曾是A股市场一景。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股不同。相比去年顺丰借壳控鼎泰新材时连拉涨停的热闹,今年的市场相对平静,没了重组成功一字涨停的示范,众多壳股也就消停了。

壳股光环散去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原因。

从市场原因看,供求矛盾变化导致壳股不再像过去那样走俏。

从需求看,回归的中概股选择独立IPO,让那些提前布局壳股的资金顿时泄了气。3月底,互联网龙头360宣布转身排队IPO,消息传出后,中葡股份、深圳惠程、华微电子等360概念股股价都走出一波调整,同时准备在IPO这条逼仄路上排队的中概股还有商业地产巨头万达商业、医药研发巨头药明康德等。比起借壳,选择IPO虽然要多等个一年半载,但对于这些不差钱的公司来说耗得起时间。由于A股市场给创新公司的高估值,这些公司一旦IPO成行,募集的资金体量将以数百亿元计。私有化回归时付出的那点过桥资金成本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何况借壳还需要支付不菲的对价,摊薄很多权益,冒着不慎走漏内幕消息以及清理前大股东“烂摊子”的风险,左右算下来还是IPO更划算。

从供应来看,2016年以来IPO进程明显加快,今年开始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新股发行,一季度共有133家企业实现IPO,环比上升31.68%,同比增长454.17%。上市公司多了,壳数量自然也会增加。“物以稀为贵”,壳多了也就自然不值钱了。

从政策原因来看,去年9月份,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格重组上市(俗称“借壳”)认定标准,加大了对交易各方的市场约束。比如,“借壳”项目不允许配套融资,相关股东锁定期更长等。办法修订后,“借壳”之难不亚于IPO。今年2月份,证监会又出台了再融资新规,限制了定向增发的频率和额度,等于又给“借壳”重组配套融资加了把锁。

在政策的持续发威下,重组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据统计,2016年证监会核准的“借壳”项目仅为19单,比2015年下降49%。2016年四季度,有20余家A股公司宣布重组失败;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上升到了40余家。在严厉监管的背景下,不仅“忽悠式”重组、“跟风式”重组难成功,就是上市公司正常的并购、注入资产也要经过重重关卡,一不小心就可能撞上监管红线,这直接导致了“借壳”上市成功概率渺茫。

再从估值上看,目前的壳股市值大概在30亿元至50亿元左右,没有业绩支撑,未来依靠自身转型难度也大,没有了重组预期,如何撑得住估值?目前,不少次新股市值也就在50亿元左右,无论如何这些上市公司或有正经业务,或成长性高,没有历史包袱。相比之下,壳股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

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大部分壳股向自身价值理性回归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投资者与其千里挑一豪赌壳股“乌鸡变凤凰”,不如找个估值低、业绩好、分红高的白马股来骑,虽不一定能跑赢M2,但跑赢CPI和银行利率,还是比较轻松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