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值得关注的两个“70%”
黄 鑫

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中国正在向第一个“70%”大步迈进,但目前难以实现第二个“70%”

日前,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新西兰被李克强总理点赞,引发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关注。这是首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面向智能制造的中国版工业互联网平台,背后是海尔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也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升级的方向。

服务型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全球制造业发展也都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即制造企业以生产为主向提供高端服务为主的转型趋势。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制造业的价值分布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不断转移,服务正在成为制造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一个典型的代表是苹果公司,虽然不直接生产手机,却凭借核心技术、工艺设计和品牌运营等,获得手机硬件价值的一半以上。高端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制造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

对比发达国家“两个70%”,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明显,服务业占比迅速提升,正在向第一个“70%”大步迈进。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却出现了许多困难,制造业效率提升不足,出现了产业结构“转型”未“升级”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不够,高端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实现第二个“70%”。

中国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存在诸多挑战。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大部分仍然重生产轻服务,服务化发展不均衡。虽然一些领军企业在设计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大部分企业还只能提供安装或维修等基本服务。东部沿海地区服务型企业成长迅速,但中西部则明显滞后。此外,我国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撑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需要。

产业转型还需升级,发展服务型制造是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瞄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感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支持企业聚焦自身核心业务,建立健全基于制造的服务系统和基础产品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型制造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同时,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发展服务型制造要处理好普及补课和同步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虚心学习美国、德国等制造强国在工业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补上我国在工业“2.0”和“3.0”方面的短板,力争与工业“4.0”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和跨越式发展,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