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卫蓝天,给压力更给动力
陈发明

中央对蓝天保卫战拿出了雷霆万钧的力度,但一些地方政府为何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治理污染说一套做一套,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笔者认为,大气治污之所以上热下冷,一方面因为压力不够,另一方面因为动力不足。压力不够则存侥幸之心,动力不足则生懈怠。因此,打好蓝天保卫战,既要对治污不力者严惩,也要对铁腕治污者重奖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落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预案;“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力,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仍然多见……日前,环保部通报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情况。从环保部点名的问题中不难看出,一些地方在蓝天保卫战中“动口不动手”,冲锋号吹得响亮,但实战进攻乏力,甚至阵前通“敌”、朝天放枪,对污染企业故意纵容。

人们不禁要问,中央对蓝天保卫战拿出了雷霆万钧的力度,但一些地方政府为何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治理污染说一套做一套,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笔者认为,大气治污之所以上热下冷,一方面因为压力不够,另一方面因为动力不足。

压力不够则存侥幸之心。从以前约谈企业到现在约谈地方政府,近几年,我国环保督查方式逐步实现了从重点督企到督企与督政相结合的转变,这是符合大气治污实际的。毕竟污染企业点多面广,而督查执法力量却十分有限,治污主力军还是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被约谈时态度诚恳,整改时却又阳奉阴违,交差应付。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是压力不够,责任不实,环保问责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蓝天保卫战中,不触动地方主政者的切身利益,就难以调动其保卫蓝天的主动担当与作为。

动力不足则生懈怠。对于基层干部而言,铁腕治污缺少两方面动力:一是缺发展动力。培育新动能、新产业绝非短期之功可成,担心关停污染企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数据下滑,使自己眼前的政绩单不好看进而影响提拔,这是一部分地方领导干部的现实心态。二是缺执行动力。污染难治,根本上是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不少基层干部怕铁面治污动了别人的奶酪,耽误自己的前程。抱此心态,所以对污染管控得过且过,只要个人政绩漂亮,抬腿走人,污染且留给后任者。日积月累,相关问题愈加难治。

因此,打好蓝天保卫战,既要对治污不力者严惩,也要对铁腕治污者重奖。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污染地区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不能只以经济数据论英雄,要让治污成效成为评价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消除基层干部冲锋陷阵的后顾之忧。

环保部在通报中表示,从4月份开始,将组织机动性督查队伍,继续加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被环保部约谈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也表示“正视问题,强化整改,压实责任,确保大气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持续督政压力下,有关地方能否说到做到?人们拭目以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