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秀岭:
挥毫写就人生路
本报记者 管 斌

挥毫写完一幅作品,最后盖好印章,书法家张秀岭一边独自欣赏,一边端起茶品着,眼睛眯成一条线。

墨香、茶香交融在一起,熏染着实木家具以及角落的坛坛罐罐。其实,何止“龙蛇竞笔端”的草书须辨毫厘,关键时候的人生路,同样一点都不能差。

张秀岭是山东微山县韩庄镇半楼村人,老家100多米外就是京沪线铁路。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他向往着有朝一日坐车奔向远方,走进名牌大学……不过,16岁的张秀岭高考落榜,年少的他品尝了苦涩的滋味。

河流因形转向,人生顺势变道。作为煤矿职工子弟,张秀岭得到招工指标,面对家庭实际困难,他放弃原来复读的设想,选择到山东邹城的兖州矿务局北宿煤矿上班。

在地下370米的作业面上,他和工友努力采1米多高的薄煤层,腰直不起来,只能跪下、趴下挖。人们用“两块石头夹着一块肉”,形容这种环境的恶劣和危险。艰苦让张秀岭快速成熟:珍惜每一刻,过好每一天。在采煤面那有限的空间,他拼命干,多出煤炭;在下班后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拼命读,多学习。

不过,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不可能什么都干,张秀岭在想自己哪方面最有天赋。他的眼前闪现出一个老人:黑字落在红纸上,赞叹响在耳边上,老人的笑容如阳光般闪亮在满是皱纹的脸上。这位老人叫袁传君,曾读过私塾,150多户的半楼村,只有他一人会写毛笔字。每年春节前以及红白喜事,这家那户都拿着红纸走进他的家门,脸上堆满敬意。每到过年,别的小男孩乐在放鞭炮,张秀岭乐在一家家地转悠着看袁传君老人写的春联……张秀岭终于发现,自己最爱鼓捣的还是写毛笔字。

1993年,30岁的张秀岭,“罢黜”诸好,“独尊”书法。这一用志就是24年:篆书、隶书、“二王”、魏碑、唐楷……一路写下来,狠狠地去临摹。日久天长,他的字像他喜欢穿的唐装,有了古意;又像他披散的长发,有些新潮。他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并多次参展和获奖。

虽钟情书法,但他生活并不单调。看书写字累了,就听京剧,有个橱柜里满满地放着京剧光盘。有好友相聚,他喜欢“装腔作势”地表演一番青衣,捏着小嗓唱得自我陶醉:“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把他井下攉煤的大手和表演京剧《锁麟囊》翘着的兰花指电影镜头般叠放一下,顿觉格外有趣了。

艺理是相通的。小时候喜欢武艺,大了听京戏,这些都补益了张秀岭主攻的书法。他收笔的利落、劲道,仿佛看到他出拳时的寸劲;他的书法奔放中有细腻,似乎感受到他唱京戏时的缠绵。张秀岭在处理笔、墨、纸关系和对生活的热爱中,领悟着书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