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肥乡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李运强

1月11日早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天台山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一开门,便涌进来七八个网购的村民。“帮我订一双棉鞋吧,要皮的,暖和就行。”“闺女,我吃的药快没了,再帮我买几瓶吧。”……服务站“掌柜”张涵露坐在电脑前,双手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不大一会儿就完成了交易。

还有三四名村民把自家产的手工板凳、大黄梨等土特产送到这里销售。“以往农产品销售难,耗时费力,价格还不高。”张涵露说,自从建起电商服务站,村民把农产品放在这里销售,既能卖个好价钱,又不误农活。

今年80多岁的卢守志老人这次想买一件棉衣。“岁数大了,腿脚不灵便,去城里买衣服太远,我身体胖,也找不到合适的棉衣,现在好了,不出门就能买到合适的衣服。”卢守志说。

焦营村村民樊红亮是肥乡区电子商务进农村首批“吃螃蟹”的合伙人,也是该区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的服务站从去年4月13日开始运营,现在已发展成为周边22个村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收发货物200多件,还能为村民提供代缴话费、电费等各项日常生活服务,成为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便民服务站”。

肥乡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长期以来,由于受快递公司业务和站点的限制,网购物品只能送到城区,却下不了乡,造成上下不通的“中梗阻”现象,严重影响农民的网购热情,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2014年,区委、区政府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以及本土的哈牛、平原等电商企业,布局全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打通工业品下乡、农特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

得益于政府的推动,电子商务正改变着肥乡农民的生活。如今,肥乡区的东贾北堡村手工板凳、西马固村大黄梨、南谢堡村粽子、刘寨营村红富士苹果、田寨村玫瑰香葡萄和香酥伏梨,以及太极酒厂的圆葱酒、圆葱酱等农村土特产品纷纷搭上了电商快车,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自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以来,肥乡区仅农村电商每天交易额就达20多万元,每天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创业问题,带动商贸物流、软件开发、金融、包装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交易额2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