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融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对境外园区支持力度
——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
本报记者 冯其予

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新的一年中“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哪些。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

记者:如何评价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顾学明:2016年是“一带一路”建设务实推进的一年。这一年,“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了理念、扩大了影响、提振了信心、拓展了市场。“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赋予了新的内容,是我国对外开放方式的转变和对外开放格局的调整与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提升了话语权,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和平发展 共同繁荣”的方案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提振了我国与各国共同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经济形势的信心,也提振了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朝着公平、合作、共赢方向发展的信心。“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了企业的国际视野,特别是与沿线国家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共赢机遇愈来愈成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强大动力,也为中国产品和技术更好融入国际市场搭建了平台。

当前,中资企业主要以承包工程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1月至11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367份,新签合同额1003.6亿美元,同比增长40.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1%;完成营业额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7.5%,占同期总额的46.6%。

记者: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顾学明:“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和园区平台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园区平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园区平台这一领域,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海外生存能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抱团出海”。境外园区中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园区还可申请商务部等部委的联合考核,成为国家授予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共有52个合作区,累计为东道国创造了9亿美元税收和近7万个就业岗位,也为刚刚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的企业提供了迅速了解东道国市场、加快站稳脚跟的平台。未来,我国应加大对境外园区的支持力度,减轻园区在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负担,创新园区盈利模式,让境外园区持续充满活力,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记者:在美元进入升值周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风潮四起的当下,“一带一路”建设将如何持续推进?

顾学明:当前,面对美元升值加息、英国脱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安全环境总体趋紧等异常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整体把握与重点实施相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时空范围广、跨度大、周期长,要把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目标,确立陆海协调推进的大逻辑,围绕国内发展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前提,实现政治外交与经济利益的双丰收。同时,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发挥早期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沿线更多国家越来越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要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打通关键节点,树立互联互通的典范、产能合作的典范、园区平台的典范。

二是合作热情与当地意愿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伟大构想,需要沿线国家的参与合作才能落到实地,这就既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单纯强化“一国获利”,而是重在“两国互利”和“多国互利”,对接沿线国家发展诉求,努力挖掘利益结合点,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又要避免因过度主导、过度热情使沿线国家产生逆反心理,误读我们“互利共赢”的良好愿望。

三是持续推进与风险防控相结合。“一带一路”沿线是各国政治博弈的敏感区域,在加快推进“五通”建设的同时,务必要提升安全保障意识,防范政治风险、安全风险、市场风险及产业空心化风险。要考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处理好多元力量的竞合关系,主动出击,强化规则建设能力。要强化国别分析和风险评估,加强风险预警,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发挥市场作用,重视调动国际资源,力争使“一带一路”项目嵌入沿线国家自身发展规划与方案中,形成利益共同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