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一代比一代睡得少
□ 王 晋

睡眠不足对青少年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已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社会问题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很让人揪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9小时。也就是说,近1亿中小学生睡眠达不到9小时。

2014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家校配合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

但调查数据却与这些标准相背而行,事实是“一代比一代睡得少”。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相比成年人,睡眠剥夺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更隐匿和不可逆。睡得越来越少并非孩子们生理进化,国外有研究,让青少年在一个完全放松的、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生活,结果发现平时睡7个小时的孩子,他们的生理需求仍旧是9小时。

也许很多人认为缺少那1小时的睡眠不要紧,孩子看上去精神尚可。但根据在上海10个区县10个学校做实验的数据,每天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与睡眠在10个小时以上的小学生相比,其8个维度的能力全面偏低,包括与同伴的关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上课注意力等。这远远出乎意料。

这一代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人非常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但长期睡眠不足已成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在北京,不少孩子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才回家,午休基本没有,每天回到家就喊“累”,一点儿没有“祖国花朵”的生机,反而像小豆芽。为了避开早高峰,不少家庭早上的闹钟都是经过精确测算的,6点多起床,7点10分到校;高三有晚自习,到家已是晚上9点,回家做完作业上床睡觉基本在晚上11点,连8小时都保证不了。

说到底,学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们睡眠的主要因素。作业多,升学压力大,这是一种教育型的睡眠剥夺。但值得重视的是,并非睡得少就能学得好,不少孩子在课堂上打瞌睡,甚至在考场上睡着了。睡眠不足对青少年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觑。这已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社会问题。

高考改革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这是“硬骨头”,一直在艰难推进。但推进的速度效率与人们的期待还存在不少差距。如果真想让《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落地落实,说到底还是要继续推进高考改革,让孩子们从题山卷海中解放出来,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创、学有所成。

“从你站在高中的门口,意味着再也见不到白天的阳光。生活在黑夜的两端,只有惺忪的睡眼陪伴着你……”这是长春市某附属中学高一学生琪琪的日记。读到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感到心疼。不说心理健康,就是最简单的睡眠,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家庭,我们有哪些措施来保证呢?我们真该问问自己: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就那么难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