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不高,每个月除了留下一些固定开销,剩下的就存银行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理财产品可以买。”“80后”刘国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由于出生在国庆节,父母就给他起名叫“国庆”。他跟记者分享了这些年来感受到的理财变化。
和刘国庆一样,10年前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基本局限在“存钱”。有了闲钱,保守一些的人,会把钱包好了藏在“箱底”;观念开放一些的人,就去银行存定期、买国债。
“暂时用不上的就存半年、一年的定期;可能临时用到的,就存3个月或者干脆活期。”刘国庆说。每隔几个月就往银行跑一趟,成为那个时代人的共同回忆。
“即使在六七年前,在老百姓眼中,理财还没有成为一门学问。一是大家没有理财方面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么多选择。”刘国庆说。
后来,刘国庆听朋友说,如果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得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利息比定期高,一般在4%以上,好点的能到5%、6%,但由于产品数量有限,性价比高的产品往往很难抢到。
那时候,刘国庆已经攒下了一笔钱,非常希望能找到比定期存款收益高的理财渠道。刚开始,他对这个新鲜事物还是心存疑虑。可“一回生,二回熟”,逐渐地,他了解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原理。“时不时就往银行跑,进去先不拿号,而是直接问大堂经理——还有理财吗?保不保本?收益率多少?期限多久?……”刘国庆笑着说。
“银行理财成了我身边很多人的选择,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哪个银行理财产品更好。”刘国庆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绝大多数时间保持在4%以上,基本满足了百姓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当时,对于相当一部分群众,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一件颇为“奢侈”的事。动辄5万元甚至10万元的起购门槛,把不少有理财需求的人挡在了门外。而“普惠金融”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带来了“全民理财”的时代。
“2013年,‘余额宝’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理财不再高不可攀,开始平易近人。‘宝宝类产品’刚推出来的时候,收益率经常能到6%,有时甚至接近7%,一万块钱存一天,差不多能赚一块七左右,当时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打开手机软件看看今天赚了多少钱。”刘国庆笑着说。
可以说,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创造了民间旺盛的理财需求。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创新和发展,也正满足着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
“现在市场越来越完善,可投资渠道越来越多,监管也越来越规范,相信以后的理财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平坦、宽阔!”刘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