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有着144年历史的招商局集团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了百年优良文化,其中关键一条即为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
如今,招商局已迈入万亿级资产企业行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招商局实现利润总额5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剔除并表招商银行等金融业务因素,1至6月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化为核心,无论是选人用人、发展机制、资源配置,还是国际市场的布局上都是如此。”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宏说。
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国有企业的生产要素大都已经与市场接轨,难点在于选人用人。为此,我们依照市场化机制,创新高级管理人才的选聘和激励。”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褚宗生说。比如,对重要的二级子公司的总经理,招商局实行全球公开招聘,完全按任期制进行管理。3年一个任期,达不到业绩目标即辞退或转岗。
事实上,招商局市场化选人机制由来已久。褚宗生告诉记者,在招商局,高级管理人才的选用没有笔试,直接面试,更没有固定题目,其与传统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多是和应聘者‘谈’而不是‘考’,看重他的经历、能力、水平和创新力”。
在选好人才的同时,招商局在用好人才方面也颇有心得,“激励与约束”并重。集团对各产业板块的考核分配实行“跑赢大市、好于同行”的鲜明业绩导向,各二级公司经理人基本都以市场对标结果定薪,业绩所处的市场分位即为其薪酬分位,从而拉开收入差距,同一级别相差数倍之多。
此外,招商局还通过对股票期权、员工持股、事业合伙人等中长期激励方式的运用和创新,探索建立更为完善的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形成“与市场接轨、与行业相符、与地域相适、与业绩匹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招商局还建立“人才库”进行人才储备,“这一次招聘暂时没有录用的人才储备下来,供下属企业选用,或下次有需求时选用”。褚宗生说,“通过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招商局强化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的原则,大大增强了人才队伍的活力,既集聚了人才,又传导了压力,更激发了动力”。
市场化的战略布局
“没有永远持久的行业,企业一定要适应变化。”王宏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需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招商局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启动之前,就沿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在海外大规模布局港口,目前,其在全球投资的港口网络已经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港口大多是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港口点位。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港口建设被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以东非国家吉布提为例,2013年12月,招商局集团与吉布提政府的吉布提港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吉布提港,招商局集团持股23.5%,投资项目包括吞吐能力600万吨的多功能码头、吞吐能力150万箱的集装箱码头、17万平方米的吉布提干港等。
事实上,与吉布提港类似的开发布局在招商局有很多,无论国内或国外,都是以港口为龙头,辅之以物流、园区、海工、金融等产业为支撑。这些项目包括,2010年在尼日利亚拉哥斯港建设国际集装箱码头,总投资1.54亿美元,持股比例47.5%,经营年限20年;2011年,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建设国际集装箱码头,总投资5.5亿美元,持股比例85%,经营年限35年;2012年,在西非多哥共和国建设洛美集装箱码头,投资1.5亿欧元,持股比例50%,经营年限35年,可再延10年;以及与原中远集团、中投海外联合收购土耳其库姆港。
“我们努力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汇集产业合作的正能量。同时,逐步制定中国全球贸易新规则,促进中国优势产能输出和商贸全球化,推动人民币全球化。”招商局集团综合交通部/海外事业部部长李钟汉表示,“在‘走出去’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是一定要与当地国情相结合,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更多在当地寻求合作伙伴,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风险一定是不行的”。
沿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市场变化的趋势,招商局不断加大对海外的布局,海外业务的发展也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源。目前,招商局海外实体企业超过300家,分布于五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遍布于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等地的港口、物流及产业园区网络。截至2015年底,其海外(含港澳台)企业总资产达3387亿元,约占集团总资产的37.6%;海外净资产约1402亿元,约占集团净资产的39.7%;当年海外营业总收入约438亿元,约占集团当年营业总收入的35.9%;海外业务当年利润总额约96亿元,约占集团当年利润总额的19.8%。
市场化的转型思路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市场化”三个字已深深刻进招商局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在推动国际化进程中,招商局“注重研究国际市场,避免冲动盲动,谋定而后动”。在产业调整中也是嗅着市场气息及时创新转型,在新经济领域寻求新的盈利途径。正如王宏所言:“做任何决策,一定要把市场放在第一位。”
比如,招商蛇口工业区原来是加工制造业集聚区。近年来,通过推动旧厂房改造,该区形成了集网络信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于一身的“双创”基地。目前入驻各类“双创”企业400多家,每平方米土地年产值由2010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至5万元。目前,这里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7家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之一。
此外,招商局还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对外兼并收购、对内重组整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效率的提升。统计显示,两年间,招商局累计对外投资665亿元用于兼并收购,把资源不断集中到更有能力的经营者手中。同时,相继推进集团港口、物流、贸易等业务的重组整合,涉及资产近2500亿元,都取得了较好的整合效益。
“展望未来,任何先进的,代表时代进步的技术、模式和体制,都值得招商局去尝试和推动,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不断超越过去,以自身的成功实践,对社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继续推动时代进步。”招商局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刘志民说,在“十三五”时期,招商局集团将继续以市场化为核心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创新发展、一带一路、“互联网+”、并购重组“四轮驱动”战略,努力把招商局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