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服世界铁路最高点
——记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者李正士
本报记者 齐 慧 通讯员 伍 振

6月的“藏江南”林芝,草碧水清、天蓝云淡,一派迷人风光。中国铁建十八局拉(萨)林(芝)铁路项目指挥长李正士眼中欣赏着景色,头脑中却闪现着在青藏铁路拉(萨)格(尔木)段6年奋战的场景。

氧气不及内地的一半,昼夜最大温差超过40摄氏度,方圆百里不见人家……唐古拉山有着“生命禁区”之称。时任中国铁建十八局青藏铁路副指挥的李正士介绍,他们的管段就位于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羌塘自然保护区,线路总长80公里,平均海拔近5000米。其中,唐古拉山越岭段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铁路的海拔最高点。

在青藏铁路和李正士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眼睛里不揉沙子”。有一次,一个项目部偷偷将几车没有筛分的片石拉上了路基,导致粒径超标。李正士得知后立即赶往工地,把该项目负责人叫到现场,勒令停工,并按要求把不合格片石清出路基500米以外。“我们就在路基上挑选不行吗?这样可以节省点时间。”该负责人见状十分着急。但李正士不为所动,安排人员盯在现场,直到不合格片石全部清离出路基才允许开工。从那以后,不合格片石再也没在路基上出现过。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能节省就节省,也是李正士的作风。

通风片石路基需要铺一层20厘米厚的中粗砂做为反滤层,如采用拌合混凝土的河砂则成本太高;如采用河道里的砂子直接过筛使用,由于含泥量太大,二次冲洗也会增加成本。一次偶然的机会,途经碎石场的李正士突发奇想,想尝试用石粉替代河砂。于是,他带着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处理后的废料石粉完全符合粗砂的质量要求。这一招“变废为宝”极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6年的高原奉献,李正士把身心全部交给了桥梁和路基,轮流倒班、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6年的高原生涯,强烈的紫外线加上凛冽的寒风,让李正士的脸因蜕皮而变得黑亮,差点连家人都认不出他的相貌。

正是这种付出,让李正士和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的建设者们,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他们承建的“青藏铁路工程”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所在的集体被国务院国资委、原铁道部、团中央联合授予“国家重点工程青年贡献奖”……他们让青藏铁路成功跨越“地球第三极”,把丰碑树在世界铁路最高点。

是什么信念在鼓舞着他?李正士说,应该是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现在,他正带领将士在拉林铁路日夜鏖战着,他们决心用青藏铁路精神,再创佳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