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治国
“我这个人算不上聪明,唯一的诀窍就是每天都不脱离专业工作。正如我的名字,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期盼‘丰’收的喜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教授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的感言。何积丰教授党龄33年、育人51载,培养了数千名高层次软件人才,开创了可信软件研究新领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从“门外汉”到顶级专家
上世纪70年代,华东师大开始自主研制计算机,数学专业出身的何积丰参与了研制工作,负责指令系统设计和实施部分。从那时起,何积丰教授就与软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何积丰教授被选派到美国旧金山大学进修。在美国这个当时全世界软件科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何积丰教授如饥似渴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课余时间,他还经常到软件专业国际领先的斯坦福大学“蹭课”。斯坦福的教授被这位中国年轻人的刻苦打动,不久就批准他进入该校学习。
1983年4月,刚刚入党的何积丰,又被公派到牛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凭借着在海外15年如一日的勤奋,何积丰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他与图灵奖获得者TonyHoare共同开创了软件领域的程序统一理论学派,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件的程序统一理论,解决了程序语义学的若干核心问题,奠定了软件可信开发方法的理论基础,其一系列重要文献被引用超过1500次。程序统一理论的数据精化技术现已成为法国商业工具AtelierB的核心技术,这个工具被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应用在严格轨交软件的开发中。同时,何积丰也是数据精化完备理论的奠基者,这一理论被国际上誉为“面向模型软件开发的一个里程碑”。
筚路蓝缕创办学院
步入21世纪的中国,软件科学研究蹒跚起步,软件人才极度匮乏。何积丰教授毅然回到祖国,来到华东师大之后,何积丰敏锐地意识到培养软件人才的紧迫性,并在2001年3月,担任了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首任院长。
“创业艰难百战多。”很快,一个又一个困难开始摆在何积丰面前。
从人员配备来看,“我开始只有5位教师,其中一名党委书记,一位引进人才刚来不久,一位讲师,还有一位帮我管教务的。人非常少。”回忆起草创阶段的软件学院,何积丰教授这样说。
教学人员少是问题,给学生上什么课更是大问题。怎么办呢?何积丰教授想到了“拿来主义”。原华东师大软件学院教务部主任朱捷说:“何老师眼光非常独到,他当时就从国外引进了7门核心课程。还请美国教授直接到我们这里来上课。我们的青年老师是作为助教随堂听课的。所以,这一系列课程实施下来,一方面是引进了全新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年轻的骨干师资队伍。”何积丰还以其前瞻性视野和广阔的胸怀,组建了多个国内外一流的人才团队。
发展和党建两手抓,也是何积丰教授管理软件学院的一大特色。作为党员院长,何积丰注重发挥党建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党政班子良性互动,凝心聚力。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就说:“何教授对党委工作要求特别高,他经常说,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赤子之心家国情怀
“何老师始终把学术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与党领导的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自己能够在国家发展、学术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作用而感到自豪。”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这样说。
采访中,记者时时被何积丰教授厚重的责任感所感动。他说:“在现实世界,软件无处不在,小到手机,大到火箭,软件均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重视软件开发的可靠性,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比如,1996年欧空局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首发失败,损失高达3.7亿美元,其原因为导航软件中的数据转换错误。”
2007年,“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正式立项。何积丰作为首席科学家投身其中,一干就是9年,项目成果逐渐应用到航空、轨道交通、电子商务等行业。
“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在何教授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学生和老师们不断称赞着何积丰教授的丰硕成果。如今,作为一名33年党龄、51年教龄的老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何积丰教授依然奋斗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