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夏天 我们相约达东
□ 代 玲

拉萨城外的达东村,是雪域高原上静静绽放的一抹温柔绿色

离开拉萨城驶上机场高速,车行大约十来分钟,就到了位于柳梧新区的达东村。曾无数次路过达东村的路口,却从未停下匆匆的脚步。实在是因为拉萨周围有故事的村落多如牛毛,于是在我五年藏地游历的足迹里从未想起过达东。

在脑海里回想曾去过的不少有意思的村庄,有位于机场高速往曲水县方向西藏知名的为数不多的渔村俊巴村,向西还有中国特色村庄尼木县吞巴村,往城区方向则有因《文成公主》大型藏文化史诗剧走红的慈觉林村。达东,和它们比起来,没有金光闪闪的外衣,在千年的时光中默默走着自己的路。古老是它唯一的诠释。

广阔的田野间,一条笔直的乡间柏油路穿过绿油油的青稞地、穿过两旁的紫色花海,便正式驶入绿树掩映中的达东村了。

蜿蜒的村道旁,除了崭新的白墙红檐的传统藏式民居外,还有郁郁葱葱的杨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绿意盎然。谁说高原荒凉,抛却远山,只看近处的村落,怎么不是一副“绿树村边合”的美景?

亿万年的沧桑铸就了雪域高原荒凉辽阔的基本风貌,但上天依然是仁慈的,在这荒凉的底色上却常常不乏悄悄地在静谧的山谷中留下一抹温柔的色调。达东,便是这其中的一抹。见惯了高原一望无际的沙土色,偶然于山谷一隅看到成片的绿色,高原人总是会感叹这里有“小气候”。

不错,正是“小气候”造就了达东,让它拥有了“太阳山谷”的美名。传说连藏传佛教的大师莲花生经过此地都曾“垂涎”达东的美貌。“达东”村原来叫做“闷”,译作汉语就是“羡慕”的意思,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当时莲花生大师经过此地时因当地美丽的风景、风貌和有三大护法神存在心生艳羡而被称为“闷”。莲花生大师在此地修行,至今在村里仍有大师当年修行的山洞和用拐杖挖掘出来的“圣水”。时光虽已远去,而山洞和圣水依然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圣水”喷涌,咕咕向前,成为村民日常饮用水的来源,同时也让绿树围合的村庄有了溪流。沿着溪流的欢歌,这个古老的村庄仿佛有了生命,溪边浅滩绿树林立、绿草成茵、牛羊成群,难怪莲花生大师都认为此为福地,要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

除了是美丽的高原绿洲,古老的达东村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足千人小小的村落里便有两座寺庙。一座是位于南面始建于公元十一世纪的尼玛塘寺,一座是位于西面山坡修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的白色寺。据传,尼玛塘寺曾设立藏医学校,至今寺里仍保存着一座古老神秘的药师殿。而白色寺内除供奉各种珍贵佛像外,还有全字手写甘珠尔(佛经)一套。据史料记载,藏传佛教大师宗喀巴也曾云游到白色寺,至今寺院内仍可见大师当年修行的石头宝座。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情歌《在那东山顶上》,传说作者就是仓央嘉措。在达东村的东部,是一座沧桑古朴的庄园的残迹,而这座庄园的主人就是仓央嘉措,相传他在达东村生活修行长达3年之久,其间留下了不少浪漫情诗,《在那东山顶上》就作于此处。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碾压出达东村的古老,也积淀下这藏在深闺厚重的宝藏。随着雪域高原旅游业的兴起,藏在深闺的达东村的价值也被重新挖掘和定义。文化总是需要传承和保护,人们的生活总是期望越来越红火。出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和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的目的,拉萨市柳梧新区管委会正式启动了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在达东村村委会、柳梧城投、柳梧和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崭新的村口门楼、游客中心、综合管网、乡村酒店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并将于7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

传统的藏家小院加以改造便成为藏家乐,一个个藏式旅馆和商店在达东村里兴起,小小的达东村里一副百业俱兴的场面。而全新打造后走出深闺的达东村更值得期待。

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达东,在绿树成荫的溪流边,在古朴秀雅的藏家小院里,在千年传承的古寺中,在浩瀚缥缈的星空下,来一场藏式村落之旅,不见不散。

☞ 路线:

进出拉萨机场高速,都可以看到达东村的村口标识牌。全新打造后的达东村,在村里吃住行游皆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