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到“云”里来
——探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平台
左图为航天云网公司成立仪式现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 瑾

平台注册企业用户12.1万户,平台发布业务金额超160亿元,成交额达25亿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15年6月搭建的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给自己即将到来的周岁生日备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云制造的试验场

近几年,中国的制造企业蓦然间感觉“变了天”。国际金融危机大潮还未退尽,产能过剩台风接踵而至;互联网经济掀起滔天巨浪,制造业的舢板跳跃在波浪起伏之间。

“这次经济不景气和市场需求下滑,不同于以往所说的‘寒冬’,而是进入了‘冰河期’。只有能够不断创造新需求的创新型企业才能率先走出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说。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与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战略几乎同步,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陆续出台。航天科工在国内率先举起旗帜,倾力打造世界第一批、我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

2015年6月15日,航天云网正式上线运行。它以提供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为主线,依托航天科工科研创新和生产制造资源,整合广泛社会资源,构建“互联网+智能制造”产品服务体系。

该平台也是“云制造”理念的最新试验场。早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顾问李伯虎就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理念,核心是供给方把资源虚拟化后“拽”到“云池”,需求方再将其“拽”出来,获得从设计、定制生产到后期维保的全程服务。

李伯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云制造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模式就是由原来的生产型为主,向生产+服务型为主的网络化、协同化、敏捷化、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年间,航天科工所属单位接连打造天智网、航天物资网、航天工业网,目前已初具规模。登录航天云网,“云制造”“创新创业”“工业品商城”三大核心业务入口分外醒目,在这里,用户能享受创业融资、需求交易、产品租赁、专家咨询等多项服务。

航天云网一方面可以服务于航天科工集团系统内部,例如利用航天科工旗下科研机构的先进3D打印技术设备,航天云网可以对外提供在线打印服务;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制造企业也可以通过航天云网发布需求,寻求配套供应企业。另一方面,作为中间平台,航天云网也能为航天系统外的供需企业搭建合作桥梁。例如,深圳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研制一款波峰焊喷嘴,但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独自完成研发和生产,将需求信息发布到航天云网后,该公司目前已顺利获得国内某科研机构提供的解决方案。

跨领域的生态圈

机缘巧合结识了航天云网,周北川感觉被从天而降的幸福砸中了。

2013年,周北川离开了供职10多年的微软,创办了中科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他和跨领域的团队伙伴们一起搭建了集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技术的SaaS平台,梦想着帮助中国工业设备制造商用最低的成本,完成设备互联网和智能化改造。

然而头两年,周北川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很多投资人懂互联网不懂工业,懂工业又不懂互联网,融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他说。

航天云网给周北川带来的体验难以言表。“这是第一次有孵化器主动根据我们的需求修改基地设计;我们第一次遇到专门惠及工业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对接国企、政府以及海外资源、金融资源的基地……”对他而言,通过航天云网,企业的沟通和外联成本得以降低,进而实现把大把时间留下来做产品的愿望。

中科云创加入的是航天云网的“创新创业”业务板块。这个板块面向社会吸引有技术能力或特色的自主创业团队,从融资服务、招聘服务、办公场地、日常运营等方面,为创业企业或团队初期面临的“找资金、找人才、找场地、找后勤”等关键需求提供模块化服务,降低创业门槛。

加入平台“云制造”业务板块的天行志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创业于2014年,以虚拟现实和工业智能化应用为主营业务的软件公司。

公司总裁张宇宏介绍说,作为初创企业,资金是实实在在的难题。公司需要使用先进的仿真软件,但仿真软件单套几百万元的价格让小企业难以接受。航天云网的“云设计中心”为他的企业提供了按需使用,按需支付的模式,无需完整购买整套软件,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航天科工采购业务要求必须‘上平台’,以往门难进的大企业,现在可以线上交流,给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找客户的‘痛苦度’降低了99%。”张宇宏感慨地说。

“开放共享、跨界融合、自主智慧、万众创新,是整个智慧云的概论。”李伯虎说,这个概论有很多优点,一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物融合的制造系统,二是建立了24字的生态系统,可以支撑“众资、众包、众筹”,实现智慧制造。

“这一生态系统可以全方位容纳工业2.0、3.0、4.0,处于不同阶段的制造企业都可以从中获得互利共赢的机会。所以,请到‘云’里来。”李伯虎笑着发出邀请。

上下游的连接器

“航天云网的建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航天云网提供了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平台。”在平台“工业品商城”板块尝到甜头的北京星空建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蔡磊说,在这个大平台上,能看到客户真实的需求,通过比价议价,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

蔡磊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初,他们通过航天云网认识了很多客户,公司贸易代理额比去年增长了30%,预计公司全年销售额有望比去年增加30%至40%,自主产品的意向销售数值增长有望达到50%左右。现在,公司已和航天科工集团在某些产品型号上达成合作协议,公司效益增长有望步入快车道。

今年来,航天科工所属单位在航天云网集中发布采购需求信息,覆盖金属、装备、电工、电子等制造行业。4月初,航天科工集团率先在航天云网平台上发布了430亿元协作采购需求,以需求牵引上下游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寻求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供应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航天云网与美国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德国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不相同。中国的工业企业基础参差不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具备像美国和德国企业工业基础及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前提。”高红卫介绍说,为解决这一问题,航天云网采取的策略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手段和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首先搭建可以实现同行业企业横向整合平台,由优势企业逐步向下实现产业的垂直整合,最终落脚于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和工厂的基础之上。“我们相信这种路线符合中国国情、企情,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对于未来,航天云网还有更深远的考虑。高红卫表示,航天云网不仅是提供交易机会的中间平台,其核心价值是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系统”,让散落在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者方便地找到所需的资源与环境;让固化于企业的同质化资源在网上横向整合,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让有志于垂直整合的行业领军企业找到心仪的合作对象;让渴望冲出国门的企业找到“走出去”的绿色通道……

“我们已经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航天云网董事长舒金龙说,航天云网的发展路径符合我国目前工业1.0、2.0、3.0和4.0共存的国情,有助于快速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我们正沿着这条路线前进。”舒金龙自信地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