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细雨霏霏。驱车进入太原市娄烦县,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翠绿。通道、山崖、沟壑、河谷里到处长满树木花草,在雨露的浇灌下郁郁葱葱,充满活力。
站在庙湾乡老马坪村的观望台上,四周坡梁地里的几万亩油松苗木,层层叠叠,迎风摇曳。这是娄烦县的“双万亩”油松苗木示范基地,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基地在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很有潜力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娄烦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通过绿色产业带动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设促进扶贫攻坚,为贫困山区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为本 完善制度建设
“生态立县是娄烦县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发展与建设的蓝图与目标。”娄烦县县委书记薛东晓说,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腹地,生态脆弱,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太原市的水源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该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摘不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为做到生态建设、水源保护与产业转型、农民脱贫致富统筹兼顾,娄烦县因地制宜,制定了“绿色产业拉动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反哺产业发展,促进扶贫攻坚,带动农民致富”的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如何才能让生态建设蓝图变为现实、让生态建设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薛东晓说。
娄烦县发改局局长孙晋生介绍说,娄烦县生态建设的设计从2009年开始,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抓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生态建设考核评价制度,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重奖重罚,并对重大环境责任事件“一票否决”。
在制度建设上,完善了生态环境监管制度,通过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强化执法监管、推进环境治理、落实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机制,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能力。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以汾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为纽带的上下游流域补偿、水源保护和生态功能保护为纽带的区域生态补偿、区域性碳汇林补偿3个补偿机制。同时,将生态补偿机制与矿山退出机制等结合起来,推动实现生态恢复。制定和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民营林业发展的意见,实行“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制度。从而,全面完成了50万亩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任务,被山西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权改革先进单位”。以全国劳动模范曹春亮为典型,涌现出万亩以上造林大户7户,500亩以上造林户161户,绿化面积23.3万亩,形成了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
娄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同珍说,为了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他们组织开展了“山水娄烦、美丽娄烦”摄影图片大赛、关爱自然保护山川河流募捐等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因地制宜 发展绿色产业
“一个土豆养活一个县”。娄烦县地处黄土丘陵地带,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适宜土豆生长的独特环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曾经任性发展的小煤矿、小焦炉、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产业退出了舞台。娄烦县提出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战略,土豆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娄烦县县长李树忠说。
2011年,娄烦县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的马铃薯基地。娄烦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富民工程,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推广实施办法。在太原惠农马铃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繁育基地,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种苗并排放在钢架上,嫩绿茁壮。公司董事长李静军说:“我们培育的种苗种出的土豆最大的单个有10多斤重,平均亩产五六千斤。”李静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土豆亩产量仅有1000斤—2000斤左右,而用他们公司培育出的原种种出的土豆,正常情况下产量能翻3倍左右,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他们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现在已带动了3500多户,种植面积达10万亩,土豆种植面积达到娄烦县总耕地面积近一半,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记者了解到,土豆种植大户每户每年种植土豆达500多亩,他们不仅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还带动一大批农民脱了贫。为了鼓励和扶持土豆产业,娄烦县整合扶贫资金,对种植土豆的农户每购买1斤原种补助0.5元,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费用。目前土豆产业已基本覆盖了全县8个乡镇142个行政村以及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
“投入资金近3亿元,流转土地2万余亩,9个村庄2300多农户可从中受益。”作为娄烦县最大的油松育苗基地,太原市康培璧合搂春繁锦双万亩油松育苗基地于2011年落户娄烦县庙湾乡。基地负责人梅振东告诉记者,“庙湾乡山多土薄,远离县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当地村民大多进城打工去了,土地几乎无人耕种。但这里地处汾河水库库东,水土肥沃,气候适宜,是油松生长的天然宝地”。
孙晋生时任庙湾乡党委书记,他给记者算了这样几笔账:一是生态账,20000亩连片坡梁土地种植苗木,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农民收入账,包括土地流转费,每亩地30年的流转费是6000元,每年每亩地的收入为200元;农民务工费,基地每年要付当地农工1400多万元的劳务费;保障性收入,规定对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补助500元。按规划,公司争取在5年内建成全省一流的集苗木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目前,从50公分到2米的苗木已有2000多万株,已开始销往各地。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多赢。
“冬天到海南,夏天到娄烦”,娄烦充分整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许多生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娄烦县快速推进生态新兴工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正在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零部件加工等新兴产业和非煤产业。
精准脱贫 既扶“志”又扶“智”
2015年,娄烦县完成脱贫15071人,完成11个村的整村脱贫任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37%。
怎样才能把建设青山绿水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的过程,这是摆在娄烦县面前的现实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结合起来,既扶‘志’又扶‘智’,这是娄烦县的必然选择。”薛东晓说。
“守住精准脱贫和生态建设两条底线,把娄烦建设成为精准脱贫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这是娄烦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娄烦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总体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模式。记者了解到,全县各乡各村因地制宜推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米峪镇乡坚持沙棘种植、劳务输出两手抓,让贫困户当地可就业,外出有工务;盖家庄乡以油料牡丹、沙棘种植为主,创新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脱贫新方法;杜交曲镇积极发展特色农家乐,走出一条旅游致富新路子;天池店乡主动对接市场,打造特禽养殖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马家庄乡以香菇种植为试点,带动400人脱贫致富。李树忠说,这些创新模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生态建设。
经过持续努力,如今的娄烦县已是“推窗能见绿、出门就有景”。2014年7月,娄烦县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入选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8%、绿化率达到57.2%、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1.8平方米。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在娄烦调研时指出:“娄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既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又推进了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