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额信贷提升扶贫精准度
本报记者 郭子源

当下,全国银行业对金融扶贫的参与正向纵深发展,除了信贷投入逐年增长,各类金融机构也在思考如何让资金更精准地到达贫困户手中。《经济日报》记者日前赴四川、江西、广东、湖南、甘肃等地调研时发现,新出现的“扶贫小额信贷”正成为越来越多银行精准扶贫的选择。

“量身定制”雪中送炭

记者调研发现,“扶贫小额信贷”与此前各家银行普遍推出的“涉农小额信贷”有4点显著区别:其一,扶贫小额信贷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服务对象更明确;其二,由于贫困户资产少、还款来源相对不足,扶贫小额信贷建立了专门的授信审批标准,采取差异化管理;其三,扶贫小额信贷由地方政府予以贴息,通常贴息水平为5%,完全覆盖了4.75%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其四,银行提升了对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容忍度。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巴中市是一个典型以“三农”为主的连片贫困区,记者在该市平昌县青凤镇赵垭村见到了贫困户刘治平。“家里现在7口人,老伴常年卧病在床,为治病背了不少债。”他说,好在自家还有一个鱼塘和一些散养的土鸡,但扩大养殖规模缺资金。

“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中缺资金的占比达22%。”中国农业银行平昌县支行行长杨长江说,为了提升扶贫精准度,解决“钱难增效”的问题,该行去年开始试点扶贫小额信贷,简化了评级授信,在评估时把“贫困户诚信度”在授信打分中的占比提高到50%,此外,家庭劳动能力占比20%,家庭成员掌握劳动技能占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占10%。银行还对申请贷款的贫困户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信贷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

刘治平算了一笔账:他从银行获得的2万元贷款可以新建山鸡养殖场一个。山鸡能卖到25元到30元一斤,按一只山鸡3.5斤算,目前存量的1200只鸡苗至少可以卖10万余元,除去养殖成本,年净收入在3万元以上。

钱放得出还要管得好

简化评级授信是为了解决“钱放得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作为银行信贷资金,钱放得出还要管得好。由此,依靠村委会力量成立村级风险控制小组,与政府合作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成为不少金融机构的尝试。

“从去年开始,平昌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基金,一旦贫困户无法偿还贷款,政府承担70%的损失,银行承担30%。”平昌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何德修说,政府与银行共同分担贷后风险,提高了银行的积极性。

村委会则在风险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一个人要管5个村子,400余户。”通江县农信社信贷员宋芳说,银行基层人员少,服务半径长,难以了解全部贫困户的个人情况,信息也存在不对称问题。

依托村委会成立村级风险控制小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宋芳说,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是巴中市扶贫小额信贷的首批试点,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后,先由村级风险控制小组审核,再报乡政府审核,随后张榜公示7天,最后将名单上报银行,经银行评议通过后根据信用等级对贫困户发放相应额度的贷款。用这个办法,通江县农村信用联社已对该村101户贫困户全部进行了评级,授信97户,授信金额392万元,并对34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2.5万元。

四川银监局已下发文件,要求各银行业机构继续完善内部授信评级机制,积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以信用度和发展能力为主的评级授信系统,适当简化审批发放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切实使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