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出君子相
□ 杨开新

要想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除了外表,就得多通过阅读来提升内涵了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卖萌扮嫩、装帅耍酷之人比比皆是。于是乎,长得好不好看成为对一个人的压倒性评判标准,网络词“颜值”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可惜,人的相貌是爹妈给的,长成什么样自己实在是没有话语权,颜如宋玉、貌比潘安毕竟是极少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倒比较多。况且韶华易逝、颜值难在,即便打了玻尿酸、动了天庭地阁,似乎也很难永葆青春。

还好还好,我们可以看气质。气质,看上去没谱,听起来玄乎,但很明显,比颜值的保质期长得多。

如何提升气质呢?办法并不惟一,但有利无弊、老少皆宜又简便易行的方式,似乎只有读书。“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这句网民自嘲是大白话,更是大实话。当情商、智商等不及格时,颜值担当反而会成为吐槽点。宋代黄庭坚也说过类似的话,“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看来,古人诚不欺君。

看过了不读书的负面作用,我们再来看看读书对培养气质的益处。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骨相是否能够真的变,吾生也晚,姑且存而不论。不过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之事,确实不似虚谈。

过了读书只为了考高分的求学阶段,许多人感慨,只要不是坏书,什么类型的书都可以涉猎。因为,气质是通过言谈举止表露的修养,读书多自然“有种、有趣、有料”;气质折射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读书多了自然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大呼小叫;严于律己、成人之美的气质最受欣赏,读书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上自然很难有心思长坏心眼。

阅读是盏可以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明灯,多读读好书总归没有坏处。而且尤其应该创造条件,让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接触和喜爱书刊杂志,打下关系一辈子的基础。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专门提到,要“倡导全民阅读”。“第一次在两会上看到这六个字时,我们都很振奋,热烈鼓掌。”前段时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道:“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如果每年都还用这六个字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就感觉有些‘不过瘾’了。”作为长期关注和推动全民阅读的知名人士,他的话颇为实在。

对此有人建议,将相关表述修改成“保障全民阅读”,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对全民阅读立法存在误解,认为不就是让老百姓读几本书吗?还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吗?其实,推动全民阅读和全民阅读立法,不是为了强制要求读者读多少本书,关键是为了约束政府,使其更好地把读书当作百姓的公共需求,要像让大家能吃上饭一样予以保障。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有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靠的就是读书。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看来,要想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除了外表,就得多通过阅读来提升内涵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