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友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长期深耕传统化工原材料领域。十几年来,他们以创新求发展,四大主业核心技术全部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去年创下全省工业企业效益、利税增幅、职工收入增幅三项第一,今年一季度利润同比又实现大幅增长。
“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没有发展主动权”
与想象中粉尘漂浮、异味刺鼻的化工企业完全不同,位于唐山渤海湾边的三友厂区清新怡人。一张彩色“循环经济示意图”引人注目:绿、红、蓝、黑30多个箭头,把集团9家生产公司联结成网。“这是我们独创的‘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生态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物,就是下游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三友集团董事长么志义说,“基本上每一个箭头都是自主攻克核心技术的结果。”
“花多少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么志义表示,当初,三友花大价钱进口一套世界先进设备,但由于外方对核心技术封锁,处处受制于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三友公关团队从单套设备到工艺组合,再到自动控制系统,经过艰难消化、吸收、创新,啃下无数“硬骨头”,终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
坚韧不拔的自主创新,使三友从无名小厂成长为行业巨头,并且拥有184项国家专利,其中8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76个新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纯碱、粘胶短纤维、氯碱、有机硅四大主业核心技术全部具备世界先进水平,产能、质量、出口创汇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同行业首位。
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十二五”期间,三友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28%,这在传统基础原材料产业极为罕见。特别是通过多项自主核心技术集结而成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不仅突显了强劲的成本优势,而且还有更大的隐性效益——对环境的贡献和示范作用。如海水淡化产生浓盐水,直排入海危害生态,三友则成功利用浓盐水制碱,仅此一项年创效益4亿多元。
“没有创新的群体,就没有强大的企业”
三友集团传颂着么志高“七年磨一技”的故事。这是一位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土专家”。
回想研发莫代尔纤维技术时的艰难与曲折,么志高感慨颇多。2007年,集团提出了“鼓励探索,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他说:“给时间给资源,给了科研团队巨大信心。”历时7年,他们终于攻下难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世界第二家掌握这项技术的企业。
么志高的名片上印着“一级专家”字样。据了解,“一级专家”待遇和收入相当于分公司总经理。“这是集团‘内部粮票’,根据成果和贡献每两年评一次。”中专毕业的么志高说,在三友不问出身、不唯学历、只讲贡献,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一线工人“三线并行”的人才成长通道,实施动态的、非终身的专家制、工程师制、首席技师制,科技领军人物不当官照样能拿高工资,享受高待遇。
鼓励“蓝领创新”的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全员发扬“工匠精神”。几年来,三友完成工艺技术革新5800多项,多项工艺及消耗指标始终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一线职工179项创新成果获得各级奖励,16人次获得国家、行业级技术能手。
“只有持续创新的群体,才有不断强大的企业。”三友集团总工程师马德春说。
“今天创新不努力,明天就难以生存”
“今天创新不努力,明天难生存。”三友坚信,市场竞争的最终点是质量价格和品种。大宗原材料、基础制造业同样可以做好“供给侧文章”。
合成制碱有百年历史,技术成熟,行业产能过剩。三友从一台设备、一条管线入手,从每个岗位、工序做起,不放弃任何一个降本增效、缩短流程、提高效能的突破口,把成本降到极限。在国际市场,对标美国天然碱,做到质量不低于它,价格不高于它,当美国天然碱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日韩制碱企业被挤垮时,三友靠成本和质量优势顶住了冲击。
如果说降本增效、循环经济、绿色生产支撑了三友生存壮大,那么不断创新产品,不断追求极致,则使三友从行业的跟跑者超越为并跑者、领跑者。
当前,化纤行业老大兰精公司主打的高端产品天丝,三友已经成功研发,5000吨中试线正在加紧建设,并且实现完全绿色无污染生产。不仅如此,为了莫代尔原料不受制于国外树种,三友瞄准我国南方丰富的竹资源,首创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绿色拳头产品——竹代尔,目前正在成为三友强劲增长点。
“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创新是竞争的底牌,有底牌才有底气。我们一刻也不放松创新的步伐,不断催生新的动能,促进企业发展升级。”么志义说。
文/新华社记者 张洪河 王 民 曹国厂
(新华社石家庄5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