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并最终获得生活的幸福的,就是理想的人生
最近,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远足活动。活动伊始,交给我一项极为繁重的任务:负责监督管理最后的几个“差班”。因为依据这些学生在校的表现,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在漫长而艰难的远足中,他们中间,一定会有人偷懒逃逸,一定会有人游离于大部队之外而产生安全隐患,一定会有人打闹玩耍而影响学校在外人面前的形象。
但结果却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在近25公里的行走中,他们的表现堪称惊艳:没有一个人违纪,没有一个人掉队,更为难得的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有几个同学,出发不久,脚上就磨出了水泡,却硬是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坚持到了最后;有同学身体不舒服了,就马上有人伸出援手,搀扶着他走了下来,哪怕提供给走不动的同学乘坐的大巴就紧跟在后面,他们也没有回头看一眼。走在最后的一个女孩子我都看着心疼,她因为走路姿势不正确,走得极为吃力,脸红得发烫,我一再劝她放弃,可她一声不吭,在同学的鼓励下一边在脸上洒着冷水,一边艰难地行走,一直坚持到了终点。
这些都是好孩子啊。你看他们,意志坚定,自尊心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遵守规则,拥有许多人之为人的美德。可为什么却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呢?究其根本,就在于他们文化课成绩差。因为不想学,不想听,不想做,也学不会,听不懂,做不了,而时间又是那么难以打发,精力又需要释放,精神上又没有寄托,于是,就控制不住地捣乱、吵闹、睡觉,甚至做出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放眼全国,这样的孩子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头疼的对象,更有人忧心忡忡地由他们想到已经发生和还要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问题:对于文化课的学习,资质、禀赋、智商这些与生俱来的条件是极为重要的,有些孩子,天生就对或者语言、或者数字不敏感,你让他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成绩的。学不会,还硬要学,紧跟着的,自然是反感、对抗、叛逆、逃离和厌倦。所有成长中的问题,也便由此而生。而持续多年抱着这种心态的成长,随之会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最终自然也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那么,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呢?如果在评价成长标准多元化的情况下,他们的表现就是另一种判断了。换一种学习内容,他们感兴趣的,适合他们的天性的,按照他们身上具备的这些优良品德,他们一定会学得很开心,学得很成功。社会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人才,既需要文化水平极高的工程师,也需要娴熟的操作工,既需要站在国际前沿的科学家,也需要认真敬业的马路工人。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并最终获得生活的幸福的,就是理想的人生,不存在职业高低之分。
我国古代的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其次才是知识的教育。哪怕文化水平再低,也不失其为一个健康的人。可我们的今天,却先是狭隘了成功的概念,然后更加狭隘了教育的内涵,从而把对许多孩子来说又偏又难的文化课的学习,视作是教育的唯一。教育的回归,还应该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天赋与个性开展相应的教育。今天,全国各地教育都出现了小班化的趋势,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因材施教”可以实现了。其实,如果不能改变文化课成绩至上的观念,对于许多受教育者来说,这种形式往往意味着更多关照下的更大痛苦。说到底,我们不是缺乏教育理想,而是缺乏实现那些古老理想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