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山东淄博市博山区退休职工史萍就来到紧靠华能白杨河电厂的文姜公园晨练。“过去,这周围的空气灰蒙蒙的,都绕道走,老百姓编了顺口溜,叫‘走路眯着眼,吃饭捂着碗’。现在不一样了,这碧水蓝天的,让人心情格外敞亮。”对于这两年环境的改善,史萍由衷地赞叹。高学是华能白杨河电厂的环保工程师,他拿出一瓶矿泉水,给史萍的“点赞”找到了根源:“市里实施绿动力提升工程,制定了全省最严的排放控制标准,如果省控标准是这一瓶水的话,我们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就只有这么一瓶底的容积。”
淄博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陶瓷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的煤炭工业基地,全市的重工业比重一度在80%以上,且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煤炭消耗总量约占山东的九分之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长期在山东17个市中垫底,人居环境指数曾经跌落到山东省倒数第一。近年来,淄博抓住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着力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努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路子。
联动执法
让环保执法长出“利齿”
“执法取证难、现场处置难、强制执行难,叫门门不开,喊人人不应,还时常遭遇暴力抗法。”说起以前环保执法中遭遇的种种难题,淄博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郭春明一肚子的“苦水”。郭春明说,夜查中,还遇到过企业放狗咬人的情况。环保污染取证及时是掌握证据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一些在线监测设备的造假行为。可是门进不去,或者延缓了开门时间,都给企业销毁证据提供了时间。
环保公安联动的执法机制,让环保执法长出了“利齿”。2010年12月,淄博市组建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和区县公安局直属大队,支持配合参与环保执法,成为全省首支集支持行政执法与独立执法办案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安队伍。从2011年起,淄博市环保局与淄博市公安局协调成立了联动执法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完善了风险评估、应急联动、案件移交协作、疑难案件会商等一系列运作协调机制。同时,淄博市环保局与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协调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开创了公安与行政部门联动、共同治污的新格局。
在淄博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联动执法指挥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全市河流断面、城市环境空气、重点监管企业的数据指标及监控图像。这些由环保部门投资500多万元引入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让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掌握有关信息,架起了环保等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和共享的桥梁。
与此同时,他们还研发了淄博市联动执法协作平台和联动执法信息检索系统,实现了全市环境执法信息的全流程、无缝隙覆盖。其中,联动执法信息检索系统,可通过关键词对互联网涉生态安全的海量信息进行不间断检索分析,从中发现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线索;山东交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应用技术服务平台,可根据车牌号、司机姓名等信息查询出半年以来的GPS定位轨迹。“这是公安环保部门定位涉案车辆进而侦破环境污染案件的强大信息技术手段,使公安机关主动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成为可能。”淄博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局长韦国华说。
重拳出击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以前没有公安部门联动,环保部门最多是给企业下达停产处罚通知。有些企业阳奉阴违,偷偷摸摸继续生产,环保部门只能多次上门劝说。公安部门参与夜查以来,对违法企业的震慑效果明显增强。”淄博市环保局政策法规科科长于孝东介绍说。
目前,淄博公安环保联合执法已经对多起污染事件进行了成功查处,形成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2014年7月,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直属大队民警经过长时间摸排侦查,发现临淄区一家私人化工企业有可疑人员准备将厂区内化工废水通过槽罐车恶意排放。7月22日17时左右,蹲守的民警发现两辆槽罐车缓缓驶出厂区,在进行跟踪的同时,民警迅速通知相关派出所和临淄区环保局稽查人员共同待命准备协同抓捕。在淄河一段干涸的河滩上,在确认两车确系排放废水后,办案民警立即收网。
2015年6月15日,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对临淄“7·22”污染环境案作出一审判决,勾某某等8名被告人因非法向临淄区淄河滩偷排化工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分别被判处2年至10个月的有期徒刑。
既罚票子,还要蹲号子,这一拳打中了环境污染犯罪分子的“七寸”。去年以来,淄博共侦办环境资源类违法犯罪案件1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9名,目前已判决48名;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790余人次、会同环保部门检查企业和重点区域200余家(处),责令企业限期整改11处,约谈企业负责人24人次,有效保障了环保行政执法的顺利进行。近两年来,淄博办理的环境污染案件数量占山东省同类案件总数的2/3以上。
标本兼治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环保是淄博这个老工业基地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不抓环保是失职,抓不好环保是渎职,必须要持续精准发力,标本兼治。”淄博市委书记王浩告诉记者,他进一步解释说,治标,就是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切实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监控制度、“刑责治污”措施落到实处;治本,就是用环保机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从根本上减少排放、减少污染。
化工企业再严密的管道,在阀门连接处也难免会出现气体的泄漏,这种泄漏气体浓度常常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级量,眼睛看不到,鼻子嗅不出,很难监管。从去年7月开始,淄博专门成立空气异味指挥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空气异味专项治理。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化工异味,而化工企业密度和数量全国第一的临淄区,自然就成了全市专项治理的重点区域。如今,依靠先进技术和严格管理,重化工区临淄的空气质量已跻身淄博各县区的前列。在这次大规模的空气保卫战中,淄博市把1237个污染点源,每一个都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治理情况与干部提拔任用直接挂钩。1237个污染源的“点”刹,也拉开了淄博全市工业布局的大调整。曾经遍地开花的化工企业将全部进驻四个专业园区,以实现各种污染物的循环利用。
同时,他们还开展“绿动力提升工程”,燃煤电厂和供热锅炉的超低排放改造、园区集中煤制气、钢铁、焦化、建陶等行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依次驶往快车道。
如今,抓环保就是促发展,通过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对企业来说,是发展的机遇,在淄博上下已成共识。重拳治污,经济不降反升。去年,淄博市关停了上百家污染企业,治理了上千家单位,今年第一季度“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长12天;全市8处省控河流断面的COD和氨氮含量全都下降;一季度,全市工业增长排名在全省同比大幅提高,财政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