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调整应机动灵活
——访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本报记者 林火灿

记者:3月份,CPI连续2个月处于“2时代”。您怎么看?

李佐军: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实体经济形势相比,3月份物价水平总体表现有些偏高。不过,3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与2月份持平,又说明物价水平总体上有所企稳。这一方面是由于1月份信贷投放和M2的明显增长,带动了2月份CPI上涨,及至3月份,信贷和货币投放对CPI的推动力有所减弱。另一方面,进入3、4月份以后,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会更充足。预计二季度CPI涨幅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比较小。

记者:目前,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2.3%的物价水平意味着“负利率”,这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佐军:负利率意味着存款收益水平的下降,这会影响群众存钱的积极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会使他们的风险偏好上升。对企业而言,政策利差在缩小,企业投资的最终收益率也会受到影响。总的来说,负利率将会导致资金要素的错误配置,这对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

记者:3月份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怎么看这一指标背后的含义?

李佐军: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除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外,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回升,对一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形成了拉动作用,推动了其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中的部分行业在促改革、调结构的作用下,开始有了一定起色。

近来,我国还有几个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PMI重新回到荣枯线以上,外汇储备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出现恢复性增长。这些指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宏观经济呈企稳甚至回暖的迹象。但不能仅凭这几个指标的短期表现,就断定经济底部已经探明、开始重回上升通道。只有经济存量问题基本解决、新的增长动力初步形成后,才能较放心地做出经济已探底的结论。

记者:在当前物价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选择?

李佐军:从宏观上看,我们要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结合,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较合理的搭配和有效的组合。从货币政策内部看,在CPI上升的背景下,降息操作的空间已经很小,但降准还有一定的空间。总的来说,货币政策要相机决策、灵活机动,其要义是在将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风险之间掌握好平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