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孙继珍:
让残疾人过上新生活
本报记者 文 晶 通讯员 李长龙
孙继珍(右)正在耐心地教一名残疾人学折纸鹤。 李长龙摄

10年间,她悉心服务了34名智障人员,其中10人在特奥会上摘金夺银,13人找到了工作。不仅如此,她还为社区387名残疾人家庭带来温暖。她是被智障人员称为“爱心妈妈”的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残疾人协理员孙继珍。

2006年,孙继珍辞去原来的工作,来到芙蓉社区,成为一名残疾人协理员。她的大儿子先天性智力二级残疾,这让她对残疾人群体多了一份感情和理解,“我更能体会残疾人家庭的不易,希望将自己长期照顾儿子的经验,用来帮助更多人”。

和残疾人交朋友

家住芙蓉社区齐云居委会的梁金花患有精神疾病,狂躁易怒,犯起病来就砸水瓶、摔碗、打人,大家都躲着她。孙继珍却主动找到她,和她交上了朋友,“她是一个病人,我想给她一点温暖”。

原来,梁金花在16岁时遭遇不幸。自那以后,她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情绪也很不稳定。“天气不好时,她就容易犯病。”孙继珍逐渐摸出和她相处的规律。在孙继珍的耐心照料下,梁金花慢慢接受并信任孙继珍,病情也随之好转。孙继珍发现,梁金花其实十分聪明,就帮她买了一批丝网花材料让她学习编织。很快,梁金花就能熟练地编出各色丝网花。孙继珍又带着她出去把这些丝网花卖掉。

如今,梁金花能自己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并懂得感恩。一次,她悄悄地把一些新鲜的蔬菜放在孙继珍家门口,孙继珍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更加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帮他们过上新生活

“笔要斜一点,再涂点绿色……”在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智障残疾人康复站——开心乐园里,孙继珍正耐心地教一位智障人员画画儿。

她自掏腰包买来拼图、水彩笔、漫画书等,手把手地教残疾人画画、写字、拼图,还一笔一画地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他们的思维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要反复教才行。”孙继珍不停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和话语,却丝毫不觉得枯燥。

10年来,社区里的每一位智障残疾人都让孙继珍牵肠挂肚,她用母亲般的温暖和细心,教会了开心乐园里的34名智障人员过马路、写字、使用家电、做游戏,帮助他们过上新生活……

孙继珍为残疾人辛苦操劳,头发比同龄人白得早,体重也从原来的130斤降到98斤,但看到开心乐园里“学员”们的“作品”,她倍感欣慰;看着34名残疾人的成长与进步,分享着来自34个人、34个家庭的快乐,她快乐无比。

老人的“好闺女”

不光34名精神智障人员,开心乐园里其他300多位残疾人也是孙继珍心中的牵挂。

起初,有些老人并不相信孙继珍。“我的工作思路是4个字——将心比心。”孙继珍说。她随身携带着一本民情日记本,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很多事情:张大爷需要一副拐杖、李奶奶的白内障要去医院检查了,王大叔的残疾证要换了……哪家老人得了什么病、吃什么药,谁家有几把凳子、几口锅,她都记得很清楚。

家住芙蓉社区的张海山老人今年88岁,老伴徐兰英今年85岁。他们无儿无女,都是肢体三级残疾。孙继珍隔几天就去给他们晒被子、洗被子、洗头,有时还会带领志愿者给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遇到雨雪天气,她担心老人行动不便,就把饭菜送到他们家。时间久了,老人对孙继珍也有了依赖。有时一大清早,徐兰英老人就会来到孙继珍家楼下喊:“丫头啊!今天能不能给我洗洗头啊?”孙继珍听到喊声,就会立即丢下手中的活,赶到老人家。

“现在,这些老人都把低保存折放心地交给我了。”孙继珍笑着说,她会好好干下去,让更多残疾人自信、自立、自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