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群众安危放在第一位
——追记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胡万春
本报记者 雷 婷
胡万春在田地里。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雷 婷摄
胡万春出事的涵洞。本报记者 雷 婷摄
4月7日,胡万春妻子田良丰(右)向记者展示胡万春在其家后墙铺的塑料布。本报记者 雷 婷摄

去年6月28日上午10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胡万春,在带领村民疏通涵洞时,不幸被洪水卷走牺牲,年仅42岁。

大巴山腹地的碑坝镇是南郑县最偏远的一个镇,与四川省通江、南江接壤。从碑坝镇出发,在砂石铺成的蜿蜒山路上驱车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西江村。胡万春是村里的文书,从事文件收发、运转、催办、拟办、缮印、立卷、归档等工作。

冒雨救灾 涵洞遇险

胡万春家是3间土房,屋内地面连水泥都没铺抹,外侧土墙上还留有去年暴雨留下的水痕,墙角还能看见一块用钉子钉住的塑料布。邻居们说,这是胡万春去年6月28日早上贴上的。当天,暴雨冲塌了胡万春房子的后墙,他急忙拿起锄头挖排水沟,并在墙上贴塑料布防雨,还没贴完就接到村民张富荣的求援电话。

这里几乎每年夏季都会经历汛情,胡万春深知时间就是生命,险情会在眨眼间出现。每年下大雨,胡万春最担心青龙堰,因为堰坎下住着张富荣与其他几户村民。一旦堰渠里的水爆满,他们的房屋及人身安全就面临巨大威胁。

“他说张富荣家里进水了,要去看看。”胡万春的妻子田良丰含泪回忆着当天的情景:那天她有事外出,见一大早就下大雨,不放心地给丈夫打了很多电话,但都没有打通。后来,胡万春给她回电说要去村民家,她叮嘱说雨大就不要去了,可拗不过丈夫,她只好叮嘱着要注意安全,多叫上两个人一起去。胡万春匆忙说了句“我晓得”,就挂断了电话。没想到,这竟是胡万春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因为妻子的嘱咐,胡万春叫上了邻居朱以鹏、李长红。他们经过蔡家河坎时,发现拱桥涵洞被一棵树堵住了,洪水溢过桥面,严重威胁到村里的烟叶烤房、通村公路和农作物安全。

“我们一起到了涵洞,当时水已经在路上冲出了一条50厘米深的深沟,眼看桥和路都要保不住了。”4月7日,村民李长红指着桥下的涵洞说,当时涵洞上面洪水汇成一片,胡万春发现一棵碗口粗的树干横在涵洞口,导致洪水顺着村道流下去。

“胡万春当时跟我们说洪水太大,一定要把桥洞疏通,不然大家辛辛苦苦修的路就完了。”朱以鹏说,他们3人使出全身力气想把树拽出,可树干卡得太紧,纹丝不动。胡万春让朱以鹏、李长红先搬来石头做成挡墙,把路上的水引进河道。山洪越来越大,通村路眼看就要被冲毁,情急之下,胡万春下到涵洞口,用肩膀使劲抬动树干,树干终于松动,随洪水呼啸而下,可强大的吸力将来不及躲避的胡万春卷入水中,冲下桥洞外落差70多米的山谷。朱以鹏、李长红见状,立即沿蔡家河直追到西江河,却始终不见胡万春的踪影。

接到胡万春失踪的报告,碑坝镇党委、政府组织两组人员、镇村干部和百余名群众分别沿河搜救,还与下游河段四川省通江县方向沿河的单位、亲朋好友联系帮助搜救。经过两个多月的搜寻,却只找回胡万春出事时穿着的蓝色短裤、拖鞋和破损的安全帽。

“胡文书是为了来我家排险才被洪水卷走的,我心里又难过又愧疚。这些年,胡文书为我们操尽了心,还没有报答他啊!”张富荣老人的话语里充满自责。

“胡万春常说能为乡亲们跑跑路,解决一些困难,让大家满意就知足了。”村支书王凤武哽咽地说,就在去查看灾情的路上,胡万春还清理了村里另一处小涵洞。

胡万春在危急关头,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陕西省委作出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像胡万春那样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为民服务 带富山村

1973年出生的胡万春少年丧父,家境贫寒,1995年高中毕业回乡,转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在这一年,经组织推荐,他来到县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随后两次当选村“两委”委员,担任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

在村里,胡万春总是穿一身耐脏的迷彩服,背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单肩背包,为村民东奔西跑。只有到镇上开会时,他才会换上一件深色衣服。

“胡文书,能不能到我家来一趟,我有个事想麻烦你。”家住半山坡80岁的汪忠礼老人要办高龄补贴,可行动不便,就给胡万春打了个电话。一个多小时后,胡万春上气不接下气地出现在他家。录取了汪老汉的个人信息后,胡万春到镇上填好各类表册、办好开户存折,又步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将资料送到老人手上。低保填报、合作医疗、养老金办理、纠纷调解,他把村里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表册填写从无错漏;修房造屋、红白喜事、技术指导,他随叫随到,从不收取任何报酬。曾有几年,胡万春因家庭负担重没有担任文书职务,但只要村民们有写申请或证明的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

除了为群众办事,他还为村民种植烤烟提供技术帮助,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西江村的山坡上,有一座两层的水泥砖楼格外醒目。这座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投资30多万元盖的新楼的主人是朱以鹏。

“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全得感谢万春,没有他,不知道我的苦日子啥时候到头!”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当年他一家几口挤在狭窄的土坯房里,经常一连几天都吃不到油。

青龙组是西江村最偏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吃喝全靠贫瘠的山地,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99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这让贫困的胡万春眼前一亮,看到了致富希望。他在村里带头种起4亩烤烟,没想到一季下来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

后来,胡万春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在烤烟种植、烘烤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收入逐年增加,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专家”。

自己富了,胡万春并没有想着多改善自家生活,而是不忘村里人。朱以鹏说:“胡万春当时跟我说烤烟是个好项目,要带我一起种烤烟,这样比打工赚钱多又能照顾家里。”第二年开春,朱以鹏早早腾出4亩地,在胡万春的帮助下一株一株种下了全家的希望,当年就收入4000多元。

“第一次种烟苗,心里没底就打电话请胡万春帮忙,没想到他宁可不管自家的苗子也赶了过来。”村民杨涛感受更深。他种植了20亩烤烟,但在烘烤过程中缺乏技术,价值1万多元的第一炉烤烟全部报废。眼看地里的烟叶又到了采摘烘烤时节,错过季节,投资的3万多元就会打水漂,杨涛茶饭不思,急得团团转。这时他想起了胡万春:“都在忙着烤烟,哪家耽误得起呀?不知道他肯不肯帮这个忙。”杨涛忐忑地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没想到,胡万春不到20分钟就赶来了。接下来的两天两夜里,胡万春手把手地向杨涛传授烘烤技术。当杨涛卖掉烤烟,挣了6万多元时,首先想到要感谢胡万春。

“你赶紧把钱拿回去,我帮你不是为了钱,是作为乡亲应该做的,更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你要感谢我,以后就多帮帮村里其他人。”胡万春婉言拒绝了杨涛的好意。

如今,胡万春帮扶的7户村民每年种植烤烟160多亩,产值80余万元,户均收入10多万元,西江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村,人均年收入万余元。

村民们靠种烟叶富了起来,可帮助他们致富的“亲朋”胡万春却永远地走了,留给他们无尽的哀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