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7日,来自北京、湖南等地的12位律师受邀走进中央政法委,共话政法工作和司法体制改革。律师代表走进中央政法委机关,专门就政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这是第一次。两周后,又有7名律师受邀参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律师的身影出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也是第一次。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推进,律师已广泛融入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活跃在城乡各个地方。近年来,近30万中国律师用专业能力服务国家建设,维护着公众的合法利益。
律师执业权利逐步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11月,北京善士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培国在山东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法院不但不对律师进行安检,还单独为律师开设了阅卷室,使其阅卷时不被打搅。他说:“在承办此案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有关部门对律师职业的尊重,这也促使当事人对我更加信任,对法律和司法公正更加信任。”
杨培国说,他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现在很多法院、检察院都主动对律师履行职责提供便利,为律师开辟阅卷室、更衣室、休息室等,耐心听取律师意见,采纳律师提出的合理建议。
近年来,在中央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公安机关、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等部门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律师执业权利保障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2011年以来,全国律协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的制定工作,规范解决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三难”问题;参与公安部《看守所法》的修订工作,完善律师参与刑事辩护和民事诉讼代理工作机制;制定并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护律师执业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健全形成全国律协与地方律协分工明确、上下一体的维护律师执业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
随着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律师执业环境得到逐步改善,这些积极的变化为发挥律师行业职能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律师行业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动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3月11日,山东誉实律师事务所郑继强律师收拾行囊,从山东济南出发,再次奔赴西藏左贡县。2014年3月至今,郑继强律师离开家乡和亲人,在5000多公里外的左贡县,连续两年在这个无律师县从事志愿法律服务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律师制度逐步恢复重建,许多县都成立了法律顾问处。但是随着这些国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不断退休、调任、转岗,再加上部分律师转所到大中城市执业,无律师县逐渐增多。
“一个地方不能没有律师,就好像一个地方不能没有医生一样”。从2013年8月份开始,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和广大律师迅速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原无律师县设立新所或分所。
截至2014年6月初,全国174个县无律师问题已全部解决,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律师法律服务县域的全覆盖。2015年7月,第二批志愿律师赴西藏继续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法律服务工作。
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说,志愿律师响应司法部和全国律协的号召,放弃丰厚的业务收入,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和较好的生活环境,义无反顾地到祖国最困难的地方执业,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律师崇高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积极培养涉外领军人才
2010年起,浙江司法厅与省律协每年推荐一批律师参加“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赴国(境)外培训”,以提高涉外律师的执业水平;2011年至今,山东省司法厅和省律师协会实施“百名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高端法律服务人才培训工程”。
我国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给中国律师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由于涉外律师人才的不足,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案件中,中国律师的话语权旁落,培养涉外律师人才成为我国律师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此,全国律协于2013年制定并启动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了涉外律师人才库,采用境外短期培训和境内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计划、分步骤地培养高素质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建立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政治素质、具有专业水平的律师“国家队”。
近年来,各地结合区域优势,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律师服务水平,推动中国律师“走出去”。例如,广西律协陆续与越南、柬埔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并通过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交流。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并举办“一带一路”战略与律师法律服务相关论坛等,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兴业提供法律服务。
凌云激壮志,梦想骋良图。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多年后,近30万中国律师再次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律师行业将在“十三五”时期为祖国建设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