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农业部和财政部的共同推动打造下已建设8年。目前体系发展情况如何?体系是如何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产研脱节等问题的?针对以上问题,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创新协同
打破部门区域界限
50位首席科学家、1050位岗位科学家、1137位综合试验站站长,这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阵容,汇聚了来自全国757个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237位农业科研人员。50个体系瞄准50类主要农产品,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说,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每类主要农产品都根据产业链环节划分为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机械化与设施设备、产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6个领域,每个领域设置若干科学家岗位,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这保证了产业的每个环节、领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分布,避免了以往按照学科组织科研导致创新链被人为割裂的弊端。
记者走访的多位科学家都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分散低效、农业科技领域各自为战等现象较为普遍,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力度不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不触动现行管理体制前提下,通过中央财政稳定支持和任务委托方式,以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打破部门、区域和学科界限,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致力于解决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效率不高等问题。
同一体系内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建立了大协作机制。油菜机械化问题以往多是研究油菜收获机械,但由于品种和栽培制度不配套,进展较为缓慢。专家们一直呼吁要农机农艺融合,但过去各类计划都是各自立项,油菜收获机械研制归农机部门负责,品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由种植业部门负责,农机农艺难以配套。“体系内的交流合作、激烈争论、联合攻关,为大家创造了难得科研环境。”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说,现在,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把育种、耕作栽培、设施设备各环节和长江流域的综合试验站融合在一起,形成配套的全程农机化技术模式。
不同体系同一环节之间也建立了横向协作的机制。随着作物连片种植,人工授粉成为异花授粉植物的必要手段。“农民人工授粉支出很大,以梨树为例,一亩梨树人工授粉的成本达300元至500元,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梨树需要人工授粉,按每亩300元计算,一年需人工授粉费用15亿元。”蜂体系授粉岗位科学家邵有全介绍,蜂体系专家开展了跨体系专家的合作,与苹果体系专家在山西运城试验站的配合下建设了苹果蜜蜂授粉示范基地,60万亩苹果全部实现蜜蜂授粉;在梨树专家的配合下制定了快速嫁接开花技术,让果农可以将蜂搬进果树园,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产学研联动
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
以往我国农业科技计划通常是“下发项目指南、专家申报、竞争答辩、立项”的模式,容易形成科研成果躺着睡大觉的情况。一位育种家说,“以往我们的目标是完成课题、通过品种审定,不用考虑品种能否适合推广”。一些科技人员表示,以往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争取项目上,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使他们从没完没了地写申报书、参加答辩、签合同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产业技术体系诞生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的机制问题,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布局科研力量。”八年前曾参与产业技术体系政策设计的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说,体系引入技术用户评价机制,专家测评和用户评价相结合,吸收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技术用户参与评价。该机制引导专家深入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工作由单纯的学术导向转变为产业导向,做科研的目的由发文章报奖转变为真正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不惟论文不惟报奖而注重应用效果的农业科技评价新机制。
产业技术体系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始的前一年,由各体系首席科学家组织本体系人员,全面调查征集本产业技术用户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经执行专家组讨论梳理后,提出未来五年研发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年度计划。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年来,体系专家研制和推广的农业新设备被企业采用326项,形成了一批农业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成果。近五年来,由体系参与研发和推广的品种进入农业部主推品种占所涉领域近一半,参与研发和推广的品种与技术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占所涉领域的67%。
葡萄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说,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南方葡萄栽培技术体系,有效地规避了多雨、少日照、高地下水位和黏重土壤等不利自然环境,使原产干旱少雨地域的葡萄“过”了长江,遍布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产量增加了22.7倍,面积达280万亩余,年产值近200亿元,葡萄成为南方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之一。
无独有偶。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2008年水产新品种,同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说,体系将其作为新品种示范推广“十二五”重点任务。目前,“中科3号”在全国鲫鱼主养区的养殖比例占鲫鱼养殖总量的七成以上,而前二代异育银鲫通过20多年的推广也未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
“三个稳定”
农业决策咨询的国家队
竞争过度、稳定不足是以往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方式的弊端。业内认为,农产品新品种研发周期相对较长,需要给予科技工作者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得科研能够保持较稳定的方向,利于开展深入持续研究。水稻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介绍,水稻的新品种研发周期一般为8到10年,从新品种研发到最终的品种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对水稻的新品种进行研发和推广。“短平快”式的农业科研投入方式,不符合农业科研规律。
廖西元认为,体系的一个亮点是,对科研团队进行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符合方向稳定、队伍稳定、经费稳定“三个稳定”的科学发展规律。基本研发费按照首席科学家每年30万元,岗位专家70万元,综合试验站站长50万元设置。这个经费额度可以保证专家在不申请其他项目的情况下专心把科研做下去。据统计,每年度中央财政支持体系专项资金约13亿元,从2007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97亿元。
我国尽管有对水稻、大豆、油菜、棉花、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监测,但是缺乏长期性和固定性监测,对小宗农产品的数据支撑十分匮乏。针对产业监测不足的问题,体系专门设置了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对112个品种的国内外市场走势进行长期跟踪研究。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结构、价格等进行分析,开展了各产业中长期供求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工作,增强了农业生产决策的预见性。
玉米体系建立了我国玉米生产、需求、价格和贸易的月度数据库,包括了2000年以来我国玉米产区和销区的玉米批发价格数据、月度进出口数据、国内饲料和深加工玉米需求数据等2万余条数据。玉米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回忆说,2014年东北部分地区突发玉米籽粒霉变,玉米体系专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对程序。数十位岗位专家、东北试验站成员紧急行动参与调查,在短短的20天内制定解决方案,为农业部、黑龙江省作出籽粒霉变玉米的处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日前,中国科学院第三方评估研究中心专家组对全国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评价,报告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是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全国范围内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内生机制的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