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城市群不能生拼硬凑
祝惠春

近日,有区域和城市研究专家呼吁,城市群建设的认识误区——依靠主观意志拼凑成群——必须破除。因为这会脱离城市群发育的规律,失去城市群本应发挥的集约和高效率成长效应。

和这个呼吁相映衬,日前,一些地方的确出现了对于所在城市能否“入围”城市群看得过重的心态;一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构成,成为城市“拼盘”和“照顾”对象,尚未建,先扩容,贪大不求精,出现了“拔苗助长、无中生有”的现象。

城市群建设应该如何科学推进?城市群不该是依靠主观意志“画”出来的产物,而应该依靠市场机制“育”出来,依托城市合作“干”出来。

城市群的发育,自有其内在规律,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人为扩容成形。专家认为,当一个城市密集地区的大城市数量超过3个、人口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水平大于50%、非农产业比率大于70%(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核心城市GDP中心度大于45%、经济外向度大于30%、经济密度大于500万元/平方公里、基本形成高度发达的综合运输通道和半小时、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时,才可认为这一城市密集地区达到了城市群发育的基本标准,按城市群来建设。按此标准判断,目前城市群中,有50%以上达不到发育标准。

目前,在城市群规划中,有一种微妙的博弈心态。地方的积极性不能损伤,但如果一味迁就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利益诉求,将过多城市划入城市群,一方面将缩减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面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另一方面,也将挤占国家生态安全空间,更会使城市群成为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敏感区和“问题区”。

科学选择和培育城市群已成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城市群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遵循城市群发育的阶段性规律,逐步培育,持续建设,避免操之过急、一哄而上、脱离实际催生城市群。

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发育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市场主导型城市群。从全球看,北美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大城市群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凡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城市群,其发育程度就越高。必须逐步淡化我国城市群选择和培育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浓厚色彩,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形成发育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资源共用、市场共通、利益共享”的原则,以市场为纽带,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建设市场主导型城市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