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惜煤如金 创新不止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破解困局纪事



本报记者 刘存瑞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国内煤炭企业普遍陷入寒冬。而对于目前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来说,困难依旧很大,但未来已不茫然。

“套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针对产业的寒冬做了多重准备,是时候迎接大地回春的破冰讯号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董事长武华太说。

绿色转型:

从冬到春的必然选择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是以煤、电、焦、化为主业,兼营物流贸易、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煤层气等产业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现有108座煤矿,年规划煤炭生产能力1.95亿吨;焦炭产能1180万吨;拥有9座燃煤电厂,装机容量3468MW;10座煤层气及余气余热电厂,装机容量196MW;盐化日化产能256万吨。

就是这样一家大型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却遭遇了不小的困境——

市场严峻,量价齐跌,成本价格严重倒挂,除部分600万吨/年以上新矿井和人员少的矿井有利润,其余全部亏损,矿井亏损面达83%以上;

资金十分紧张,回款不畅,现汇不到50%,截至去年11月底,货款金额86亿元;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去年1月至11月财务费用高达40亿元;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年支出铁路运费127亿元……

面对《经济日报》记者,武华太一张口便给出了一串沉重的数据。

春天从寒冬中起步,希望从改革中重生。面对市场持续低位运行态势,怎样化危为机,在拐点上保生存、求突破、谋发展,破解困局?山西焦煤集团第一优选就是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循环转型。

走进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司古交循环经济园区,记者在几十平方公里内所看到的是“产煤不见煤,发电不冒烟”的清洁矿区,园区内有5座煤矿、5座洗煤厂,年产2000万吨原煤全部入洗。园区的循环链条为“煤—电—材”,即利用采煤伴生出的大量洗中煤、煤矸石,设计建设了具有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古交发电厂,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燃洗中煤坑口电厂;同时,配套建设一座年产200万吨的高掺量粉煤灰复合水泥厂,每年消耗发电厂粉煤灰70万吨以上。统计显示,目前整个园区每年可燃用洗煤副产品1500万吨左右,还能为太原市承担8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园区的资源全部有效利用,实现了“零排放”。

“如此一个循环,便可将煤炭资源充分利用、吃干榨尽,尽显洁净、绿色、高效的低碳宗旨。即使这几年煤炭遭遇严冬寒流,园区企业也未曾亏损,效益比其他矿区好多了。”西山煤电公司总经理王玉宝说。

目前,山西焦煤以千万吨煤矿为依托设计建设的兴县、临县和古县三个“煤—电—材”循环经济园也正在全力推进中。再加上洪洞“煤—焦—化”园区、汾阳“煤电铝”和“煤焦钢”园区和运城“无机盐”园区,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已初步形成六大循环经济园区,从曾经挖煤卖煤,到循环经济园区次第崛起,完成了一次次绿色“蝶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焦煤是资源型企业,只有惜煤如金,方可持续发展。”武华太告诉记者,为此,山西焦煤从源头演绎绿色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实施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推行精细化园区式管理,严格回采率、回收率等指标考核,从源头上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效率。

挖潜节约:

破解困局的必须举措

“全员过紧日子”是山西焦煤集团在困境中向23万干部职工提出的行动口号,在行动过程中,更是将这句口号演绎为一种行为思想,并贯穿于安全生产、营销工作、经营管控等内部挖潜的全过程。

“从煤矸石中捡效益”,这是发生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司马兰选煤厂的一则著名案例。

一直以来,滞后的洗煤工艺制约着洗煤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山西焦煤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引进了重介浅槽分选技术。重介浅槽分选是利用浮降原理,在煤液混合加入一定的介质,使煤浮在液体的表面,而杂质沉积下来,浮在液面的煤通过堰面被析出,沉积的杂质则通过刮板传送带被带走。这项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产量效果明显。

在马兰选煤厂重介浅槽分选车间,记者看到,浅槽分选机正在分离原煤和矸石,分离出的原煤从运输皮带进入原煤仓,矸石倒入矸石山。据测算,原来采用动筛排矸,矸石带煤量达8%至9%,赶上煤质不好,甚至会达到10%以上,对环保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都造成了巨大损失。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技术后,仅矸石带煤一项,每年就可少损失原煤6万吨,折算成企业经济效益,就是3000万元。

马兰选煤厂准备车间副主任贾宝龙告诉记者,目前这一技术已分别在斜沟选煤厂、西曲选煤厂、吕临能化选煤厂推广使用。西曲选煤厂矸石带煤量由原来的8.2%降低到现在的0.93%,马兰选煤厂由8%降低到1%以下,斜沟选煤厂、吕临能化选煤厂带煤损失接近零。目前,集团还有近10家选煤厂也在上马该项技术,预计一年可节能增效20多亿元。

创新发展:

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创新发展,对煤炭这个传统产业而言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整个煤炭行业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安全压力不断加大状态下,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可由提高安全水平向提高自动化水平过渡,而且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谈起创新,武华太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项目基地、山西省院士工作站和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众多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这些机构累计开展研发项目2426项,其中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14项;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64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

同时,集团还努力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给我一个支点”,是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公司青年科技创新协会提出的创新口号。该协会成立于2012年,以“大学生班组”为载体,号召年轻人人人参与,人人创新。良好的机制让“金点子”最终结出了智慧果实。2015年8月1日,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召开的科技大会上,该协会参与完成的“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及围岩控制技术”,作为公司三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测算,截至目前,该协会申报科技创新项目60余项,创造经济价值约600万元。

图①为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的焦油蒸馏装置。

图②为千万吨级煤矿选煤厂。

图③为智能化采煤工作现场。

本报记者 刘存瑞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