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包头石拐区:
百年矿城以文立业
本报记者 瞿长福

百年矿城,文化古刹,草原风光,时光老街,这样的词汇汇集在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意味着一次深刻的转型。

石拐,蒙古语音译为“喜桂图”,意思是有密林的地方,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地处呼包鄂金三角中心地带。过去,石拐区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富集一方。随着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石拐区迫切需要找到一条符合地方实际与长远发展的道路。石拐区区委书记雪峰说,石拐就是通过“软硬兼施、内外兼修”的深度转型,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软实力和硬抓手,实现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地方经济更加可持续、民生基础更加保障牢靠的发展道路。

在此背景下,近日石拐区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当召文化高峰论坛”,来自国内文化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五当召文化力量诠释”为主题,在蓝天白云下的内蒙古草原参观五当召文化古刹,考察矿城文化新区,并对石拐区这座资源性城市的深刻转型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文化产业为突破,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的文化旅游格局,对石拐来说,具有良好的基础。阴山古刹五当召素有内蒙古草原的“布达拉宫”美誉,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让古刹文化与旅游度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石拐区在硬件建设上采取了系列措施。五当召管委会基础设施工程部总工程师王建军说,今年石拐区投入2.5亿元,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投资5600多万元在五当召周边加强绿化,栽植苗木近40万株。

与此同时,石拐区因地制宜挖掘百年矿城的历史文化元素,把早期矿山建筑、居民旧址修旧如旧,并与北京电影学院、深圳迪威恒兴实业三方签订“包头—北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国际一流的涵盖影视创作、策划、拍摄、制作等于一体的全影视产业链中心;引进资金34.23亿元建设通用航空产业项目;建设“四馆一中心”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打造数字娱乐、衍生产品等产生链。

将文化产业与生态立区紧密结合,是石拐区转型的重心。石拐区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新、老区系列生态工程,累计投资近2亿元,实施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围封禁牧、五当召2000多棵古树众筹精细化管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地区林草覆盖率达到65%,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9%上升到33%,连续6年位居包头之首,10.2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恢复治理,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向文化城市转型,推动了石拐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如今,“智慧石拐”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在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所,内蒙古云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电子商务产业项目入驻,“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工程的实施,使喜桂图新区“智慧喜桂图”魅力生动显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