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年来,中国作协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完善机制,帮助作家“走进去”、“沉下来”、“融进去”,实现深入生活与创作需要的对接。
从西北大漠到沿海小岛,从边防哨所到森林草原,从城市建设到兴农一线,作家们的身影和笔触遍布大江南北。广大文学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2014年11月,中宣部等五部委部署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国作协迅速研究部署、制定方案,探索完善作家深入生活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方法,要求广大作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增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今年4月至6月,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工作人员赴20余个省区市调研,了解各地作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大家既谈成绩,也谈问题,逐渐形成共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必须要积极发挥作家协会专业群团的职能作用,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探索完善作家深入生活的长效机制。
定点深入生活制度是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中国作协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中国作家协会关于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暂行办法》和《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条例》,从机制、规模、时间、选题、范围等多方面完善制度。今年确定的105个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既有“中国故事”、“一带一路”等创作专题,也有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及普通百姓人生命运等,涵盖经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农村生活等方面的选题。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表示,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是临时举措,而是一项长期工作。中国作协将继续探索和不断丰富帮助作家深入现实生活的形式,鼓励知名作家带头下基层、带头参加志愿服务,以挂职锻炼、双向交流等方式,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下得去”还要“蹲得住”,有方向还要重实效。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国作协不断加强与各地作协的统筹协调,团结带领广大作家深入生活采访创作,使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中国作协组织了多批次、上百名作家深入乡镇社区、革命老区、工矿企业及高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重点生产建设一线进行主题采访写作。作家们表示,这些活动为自己确定创作题材、发现作品线索、长期深入生活、创作精品力作做了扎实准备。
在“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专项工作方面,中国作协与全国总工会、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等单位联系接洽,遴选推荐了40个可供作家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的地点。不少知名作家已经在煤矿、高科技、航天等领域体验生活,并开始创作。
在中国作协的引导和带动下,各地作协也纷纷行动起来:重大题材、重点工程、重要典型等系列主题采风,深入体验生活,建立与完善定点深入生活制度、作家联系点制度,创建与扶持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原创项目题材库……
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得到了广大作家的关注和响应。大家表示,要努力践行讲话精神,书写人民伟大实践,记录时代进步要求,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作家王巨才说,文艺作品要出精品力作,作家必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刚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文学事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加具体化、制度化。只有长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才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历史一次次证明,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钱小芊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作家、艺术家和文学工作者将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记录和抒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历程。文/新华社记者 史竞男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