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沧桑一甲子,辉煌六十年。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这片祖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上,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历史性巨变。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援疆省份对口支援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砥砺奋进,步履铿锵。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奋力谱写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篇章。今日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人民幸福安康。
为展示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本报记者深入天山南北,记录所见所闻,力求多角度呈现一个生动的充满活力的新疆。从今天起,开设“新疆60年 天山南北绽新颜”专栏。敬请垂注。
“东有华西,西有达西。”近年来,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声名鹊起,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小康村”“民族团结进步村”等称号,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南疆第一村”。
维吾尔语“达西”的意思是盐碱地,“盐碱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怕”……昔日的达西村风沙、盐碱肆虐,乡亲们吃尽了苦头,一年到头产不了多少粮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三靠村”如何成为先进村?收获时节,《经济日报》记者走进达西村探寻答案,听到最多的就是“多亏了咱们的村支书沙吾尔·芒力克。”上世纪80年代初,沙吾尔·芒力克正值而立之年,凭着一股子倔劲,带领各族村民消碱、开荒,推广耐盐碱作物,几年间,贫瘠的土地变成沃土。此后,又接连推出“红色达西”“品牌达西”等发展思路,建大棚、办工厂。如今,大部分达西村民住上了楼房,一半村民开上了小汽车。
“口袋要鼓囊囊,精神要亮堂堂。”达西村人紧跟时代步伐,今年又瞄上了电子商务,决心建设“智慧达西”,成为新疆农村信息化第一村。沙吾尔·芒力克自信地说,“富裕起来的村民不再满足于仅从地里赚钱,他们有强烈的创业需求,电子商务将使达西再次腾飞”。
福建客商黄昌辉看好新疆特色商品市场前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让这些商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的想法与“智慧达西”计划不谋而合,今年春节期间,黄昌辉的团队初试身手就尝到了甜头,达西“罗布羊”一上线,很快受到全国消费者热捧。
“新疆的许多产品,其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黄昌辉说,“我们对各类特产进行甄选,确定了采购标准,然后纳入统一品牌下,推广到内地乃至海外。同时,希望能够引领和带动本地电商发展,共同把市场做大”。
步入宽敞、整洁的“达西风情街”,栋栋建筑风格别致,其中,今年5月1日开业的达西村电商创业基地尤其引人注目。黄昌辉告诉记者,这个基地已启动运营3个月,面积3000平方米,计划入驻企业至少50家,目前已入驻38家。截至目前,已面向2000多名农牧民提供免费创业培训等服务。
参加过培训的阿曼古丽·吾斯曼江告诉记者,自己注册了网店,主要经营香梨、红枣、核桃等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农副产品有了新销路,产品卖难的情况大大缓解。现在许多同学、邻居开始经营网店,对电子商务充满了信心。”阿曼古丽·吾斯曼江说。
“咱农民不仅能种地,也要在网络里淘金。”沙吾尔·芒力克表示,盐碱地上不仅能多出棉花多产粮,也一定会“种”出好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