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的画风刚健俊朗,风骨清雅。《马背上的民族》如同一个英雄民族的秘史;《草原上的歌》宛若与历史老人进行命运的对话;《百驼图》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座座有力的山峰……他的作品像诗含蓄唯美,又像歌声绵长悠扬,被人们称为当代中国美术界之“边塞诗人”。
刘大为出生在山东年画之乡潍坊。祖父喜爱诗文书法,祖母擅长扎风筝、剪窗花。他幼年就跟随祖父、祖母读唐诗、写正楷、扎风筝、画图画。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民间艺术环境的浸染,使他从小喜爱上诗书绘画。
6岁时,刘大为随父亲支边移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11岁时,他创作的第一张大幅水彩画《五一群众集会游行》被老师装裱挂在学校办公室门口。从这幅作品中,少年刘大为已经深深体会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的真谛。
后来,蒙古族和其他一些西部少数民族人物成为他一生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谈起草原文化,刘大为的眼底都会泛起淳朴的光泽,言语也变得沉缓深情:“几十年在内蒙古的生活积累,使我对草原生活非常熟悉。每次去新疆看那里的集市巴扎,维吾尔族群众买上东西骑着毛驴归来的场景都令我兴奋、难忘。”生活的积累、提炼让他完成了艺术的升华。他认为,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当地人纯真乐观、积极向上,这种乐天精神对刘大为的艺术创作影响很深,他的作品中常常能表现出激励、愉悦、明亮的色彩。
“关注社会、体味民生、深入生活、表现时代”是刘大为的艺术宗旨。不论是呈现史诗般厚重的中国现代和当代题材的历史画,还是富有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的少数民族主题画作,时代和人民,永远是刘大为作画的背景和支撑。
2012年12月,刘大为带领中国美协画家采风团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南糯山脚下,他们即将上山到哈尼族丫口老寨绘画采风。一次原本平常的旅程因为一场大雨而变得特别,“当地百姓为了我们上山方便,特意把唯一一条傍山土路用土垫平。结果没承想我们到达前夜突然下雨,新垫的土全变成泥浆,反倒使车轮打滑,我们的车差点翻进万丈深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大为至今难忘。
在村里,美术家一行还了解到,因为交通不便,当地茶叶外运、孩子上学、百姓看病都很困难。于是,大家决定集资修一条通往山下的路。半年之后,一条水泥路修好了。正式通车那天,刘大为一行再次来到丫口老寨,在一片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中,他挥笔作画,记录下了哈尼族同胞的笑脸。
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在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现代化工业的生产场面:在稀土钢板材公司7号高炉主控室,主控室操作人员正在远程操作高炉生产,于是他的笔下描绘出铁水喷涌而出的场景。刘大为说,很多年前,他曾赴包钢1号、2号高炉现场采风,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炼铁工人手持钢钎在高炉前忙碌的身影,如今看到干净整洁的出铁场和现代化的高炉操作,时代的变迁令人备受鼓舞。
在延安,他专门走访了毛主席召开文艺座谈会的杨家岭,重温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亲历延安才知道,我们从书本里得知的史实远远不够,在这里,有太多躲在历史深处的记忆未被唤醒,有太多艺术题材等待开掘,有太多被蕴藏的创作激情一触即发,似乎这里孕育着无尽的力量能随时牵引着画笔展开创作。”刘大为说,这些感受无一不在印证着艺术家走进生活的必要性。事实上,深入生活的意义不仅限于创作素材的开发、创作题材的充实,有时甚至能“顿悟”出更为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
“我们恰逢盛世,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各类展览和美术活动十分活跃,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当下美术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遗憾。”刘大为说,“尤其是在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能够震撼人的、有分量的作品还不够,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的体验、感受不深,受到了浮躁之风的影响”。
刘大为说:“艺术家在实现艺术理念的同时,也要去服务人民。我们作为当代艺术家、理论家,要为这个目标去服务,这是社会责任,艺术家应当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复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