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喀什看上北京专家号
本报记者 郑 彬

6月8日一早,离门诊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新疆喀什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昨天发出了192个专家号,今天的号也不会少。”导诊台内的护士茹克亚说。

早上9时,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聂源欣已经换好白大褂,坐在医院临时设置的专家诊室里出诊。“聂医生,这些日子我的腰一直疼,请您帮我看看。”来自乃则尔巴格乡的维吾尔族老大娘布合力其·艾山说。

聂源欣一边翻看着患者的病历和以前做检查时拍的片子,一边让旁边的翻译细细询问病史,并进行逐句翻译,经过近半小时的沟通,终于弄明白老人的问题是损伤性腰椎间盘突出。

“我建议你住院治疗,现在病情还不是很严重,我还要在这里待几天,可以参与治疗。”由于语言不通,聂源欣给患者解释清楚需要好长时间。但这让患者如释重负:“本来还打算去乌鲁木齐看病,这下可省事了。”

这是由国家民委组织,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类延旭带领该院11名骨干专家在新疆喀什开展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卫生下基层活动。医疗队的专家们一方面为患者义诊、手术,一方面还抽出时间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受到当地医院和群众的欢迎。

在3楼手术室里,正在做手术的68岁患者吴加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有北京来的大专家亲自给她做手术,她很放心。“手术非常顺利,老人恢复1个多星期就可以下地了。”聂源欣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从来到喀什,聂源欣已经看了几十例病患,还做了十几台手术。“我们来这里出诊,恨不得1天能干四五天的活儿,就是希望能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家门口就把病治好。”类延旭告诉记者:“语言虽然不通,但能感觉到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有时候翻译不准确,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耐心、细致。”

喀什市人民医院院长李玉宏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欢迎这样的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今后,他们将与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长期合作,依托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坐诊,同时也让他们的医护人员去北京学习培训,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看病难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