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力度再加码——
向百姓交“细账”更交“明白账”
本报记者 崔文苑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今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的第五年。

今年公众不仅关心各部门“亮细账”有多少亮点,更关心不断细化的账本背后政府支出是否花得“明明白白”——

7月17日,约100家中央部门公布部门决算情况,频现“首次”公开的内容和亮点,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

“这可以称作上是‘史上最大力度’的公开,是对新《预算法》改革精神的体现。”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此次首次公开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数据、首次公开公务接待费相关的批次及人数等,都是改革亮点。

近百家中央部门同一天公开单位决算

如果不知道“背后的故事”,或许就不能真切感受到决算公开进程中凝聚的改革力量。

纳入中央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近两万个。对这些单位数据的汇编,形成了100多个中央部门的决算表。白景明说,决算数据并非“拍脑袋”形成的,而是从这些单位一级一级汇总而来,“庞大”的决算审核工程量保障了数据的可信度。

虽然工程量很大,但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公开时效性需要得以保障。《预算法》第十四条规定,“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采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从目前公布情况看,此次中央部门决算公开时效性大大增强,一是财政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中央部门决算批复工作,为中央部门决算顺利公开创造了条件。二是中央部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限内,即7月17日一天内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了决算。

“这充分反映财政部和中央各部门用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白景明说。

机关运行、政府采购等支出首次亮相

按照预算法和《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要求,今年随部门决算,首次公开政府采购支出、机关运行经费和国有资产占用等情况。

“政府采购支出包括采购货物支出、采购工程支出和采购服务支出。”白景明说,政府采购支出是要细化到这个模式对外公开的。比如,以前是显示购买一批用品的总量,现在除了显示总量,还要说清楚买了什么、单价、数量甚至是商家提供的具体服务维修信息等。这样的公开力度超越以往,同时也因为有了最高限价,能够强化约束,供应商具有知情权能够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

记者注意到,此次首次公开的还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这显示的是实物耗费情况。以前只是告诉你花了多少钱,是资金使用情况。如今多了一个‘保有量’的占用情况。”白景明解释说,实质上就是指“买了之后怎么使用”的情况。比如,在各部门公布的国有资产占用情况中,包括部级领导干部用车、一般公务用车、一般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车辆以及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首次亮相的机关运行经费,则指的是为保障行政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比如,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等。以司法部为例,2014年司法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3728万元,比2013年减少430.81万元,降低10.36%。

“这使得中央部门政府采购支出金额、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金额、车辆及大型设备占有情况等一目了然。”白景明说。

首次公开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让决算“看得懂”

虽然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已经好几年了,但老百姓仍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而决算公开的方向之一,正是让老百姓“看得懂”。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表格由上年的6张增加至8张。”白景明说,两张首次公开的表格,分别是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以中国记协公布的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为例,收入除了由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形成的3987.56万元外,还有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332.69万元,共计4320.25万元。支出上则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三项和结转结余形成的4320.25万元。“这使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余情况一目了然。”

另外一张新增表格,即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实现了首次将支出以经济分类形式公开,且公布到款级,这也是此次决算改革的“重磅”。因为,在此前按功能分类,主要显示财政资金在各个政府职能上的使用情况,比如教育、医疗等各多少。而按照经济分类,财政资金在这些政府职能上的使用情况,则以细化的类别来公布,比如教育费用中,哪些是工资、哪些是购置办公用品等。

以中国记协为例,按照经济分类,在工资福利支出这一“类级”项目下,就有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详细的“款级”数据。专家表示,这对决算公开“看得懂”至关重要,如果说此前使用的功能分类更多显示“钱去哪里了”,那么按照经济分类则显示“钱是怎么花的”。

公务接待首次亮出“细账”

相比往年,今年部门“三公经费”账本是否更细化?翻看中央部门的决算表发现,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中,分2014年预算数、2014年决算数两大部分,方便进行比对。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公开出国(境)团组及人次、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的基础上,首次公开公务接待费相关的批次及人数。

比如,农业部公布其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29.87万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331.76万元,共接待426批次、3075人次;国内公务接待支出598.11万元,共接待7150批次、55598人次。

白景明说,从各部门公开的信息看,政府在“三公”晒细账上又迈出一步。因为每个部门和单位的规模和职能不同,“三公”支出不能只单纯对数字进行比较。但不断扩大的公开范围和越来越细化的数字综合在一起,就能告诉百姓政府明明白白的支出,这也是公众监督越来越有力度的体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