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待花开
□ 徐 行

不是孩子学得太多,而是我们错过太多。不如放轻松,也给自己补补课

日前,一位南京的妈妈在朋友圈晒出一年级女儿的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道看图写字题,考了4个象形文字。这位南大中文系硕士妈妈不禁吐槽,要是不百度,4个字能认识俩的就算高才生,认识4个的估计得是文献学博士。

其实,拿象形字考小学生,大可不必惊诧若此。语言是传递思想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小学阶段作为有计划地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也是在孩子心灵里播下传统文化种子的阶段。汉字本起源于象形文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生动形象。通过学习象形字来传授汉字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汉字的流变,而且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对母语的学习兴趣。

作为南京这位妈妈的同龄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汉字的学习大多是从一笔一画的描写中开始的,谈不上兴趣,更难说体会汉字之美。假如不曾有意识地学习象形字,即便是中文系硕士,大概也只能是连猜带蒙。而如今六七岁的小朋友,如果在日常学习中学过象形字,在考试中对此有所体现,也未尝不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无关年龄。这位妈妈的困惑,折射出的其实是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

欲达教育之目的,强化语文教育教学是根本。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回归基础教育之中,国学热也在持续升温,并引发了一些争议。对于传统文化,要不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观点各异。笔者认为,将传统文化重新纳入基础教育并适当加大比重,技术上值得探讨,理念上不能彷徨。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着一篇名为《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的文章。文章作者说,“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技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这句话击中了许多家长的心灵。在笔者看来,传统文化正是涵养有灵魂的教育的重要养料。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季羡林先生也曾在《国学漫谈》中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我国正在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小学低年级为例,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比如,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年11月,国内首套幼儿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也得到正式出版,主要是教授国学经典教程和幼儿字源识字等内容。

传统文化穿越时光,依然具有不动声色的力量。想起几年前流行的民国老课本,插图精美雅致,内容鲜活有趣,贴近幼儿心理,至今读来仍然韵味绵长。传承传统文化,还要融入当代核心价值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孩子的心灵。

回到南京那位妈妈的困扰,大概不是孩子学得太多,而是我们错过太多。不如放轻松,也给自己补补课,与孩子一起,静待花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