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毕业季”青春的欢笑与离别的泪水,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2级硕士毕业生尹琨、商学院2011级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秦丹丹收获了一份母校赠予的特殊毕业礼:6月15日,中南大学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尹琨、秦丹丹等8名学子“道德风尚标兵”荣誉称号。
“他们的荣誉实至名归!”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说,尹琨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秦丹丹冒雨撑伞救人、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课题组勇救落水老人等中南学子见义勇为的事迹经网络传播后,“靠谱体”迅速走红,并引发“争做靠谱青年”的热潮。不少人好奇: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如此靠谱的好青年?高文兵认为,事发偶然,实则必然。“中南大学积淀百年的校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教导学子们内修其身、致用其外;浸润百年的校风‘向善、求真、唯美、有容’,影响着每个中南人。”
前临“漫江碧透”的涛涛湘江,后倚“万山红遍”的巍巍岳麓,传承千年的湖湘文化与中南大学的现代教育融合造就了一批批靠谱的“中南好青年”,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中南好故事”——
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青年
2015年3月8日,习惯每天搭尹琨电动车去实验室的贾广成突然找不到他了。这一天,尹琨的硕士导师李艳也在到处找他:“这个学期就要毕业了,论文的事得抓紧!”班上的同学也很着急:“奖助学金的评选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班长,很多事都需要他来处理。”到了晚上,尹琨还是没有消息,也没有回宿舍。
3月9日,一份由湖南省红十字会发给中南大学的“感谢函”解开了大家的疑惑:感谢尹琨同学志愿为配型成功的病患捐献造血干细胞。得知尹琨“下落”的老师和同学立即赶往湘雅三医院内科大楼病房,迎接他们的是尹琨灿烂的笑容。
2013年4月20日,尹琨志愿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4年9月5日,我接到长沙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与求助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询问我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这个生命。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激动,第一反应就是:我应该救她!”2014年9月19日,尹琨抽取了5毫升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检验;2015年1月27日,体检通过后,工作人员问他是否要告知父母,因为曾经有志愿者因家人的反对放弃捐献。尹琨拒绝了。“不是怕父母反对,而是怕父母担心。其实捐献骨髓也不是多大的事。”尹琨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一脸轻松地说。
据记者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如他说的那么轻松。由于尹琨的受捐助者是名年轻女性,从尹琨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要比正常采集量多一倍。一般情况下,捐献者每天只注射一次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而尹琨要早晚各一次。在此期间,他要忍受心跳加快、背部酸痛等痛苦。3月12日,尹琨开始了干细胞采集,以5小时的手术完成了一次“生命传递”。
术后,尹琨收到受捐助者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达的感谢:非常感谢您能够无私给我捐献,让我还有时间去陪伴我4岁的儿子!让我还有时间去赡养我的父母!让我还有时间去感受生活!让我有时间去爱这个世界上每个爱我的人……“生命如此脆弱,生命又是如此神奇!这大概就是缘分。”尹琨笑得有些腼腆,却很满足,“老师曾多次教导我们,身为大学生,应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我只是做了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
“最美女生”雨中定格温暖
2015年4月7日,长沙倒春寒,然而随着一篇题为“救人的善举雨中的定格”的微博在网上热传,一位名叫秦丹丹的中南学子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一股暖流,传递着美好。
4月7日上午8点半,长沙下着大雨,秦丹丹在撑伞返校途中,发现一位女子晕倒在地。“当时天气很冷,我发现她时,她的嘴唇和手都在发抖,脸色苍白。”秦丹丹赶紧上前询问,顾不上被雨淋,把自己的伞为女子撑着,“她很虚弱地说出‘很冷’两个字,指着一张掉在地上被雨水打湿的纸,让我联系纸条上的号码。慢慢的,有不少路人停下来询问要不要帮忙,有人打120,也有围过来挡风的。”秦丹丹回忆说。半小时后,女子家属和120救护车陆续赶到现场,秦丹丹才安心返回学校。
秦丹丹雨中撑伞救助路人的善举被市民用手机拍下,并告知她所在的商学院。学院辅导员陈文将事情的经过通过微博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秦丹丹被赞为中南“最美女生”。
“其实大家关注的,也许不是我这个人,而是在遇到那个情景时我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善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秦丹丹感慨万千,“如果真让我找个缘由,可能就是出于中南人固有的爱心、责任、善良和担当。”秦丹丹来自河南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困。“大学四年,中南大学给予我很多资助和关心……促使我有了更多的爱心和责任感,让我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没有丝毫犹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许不一定要回报给某一个人,但一定要给需要帮助的人。”
“危急时刻,我们必须出手”
心存善良,外化于行。在尹琨看来,捐献骨髓这个事儿,“没什么好提的”;在秦丹丹看来,雨中撑伞,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在秦露露、杨杨、张婷、蒋芳凡、胡召、高凡看来,4月16日亲身经历的那一幕,“救”与“被救”之间最宝贵的,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是对专业救援知识和齐心协作团队精神最好的诠释。
他们6人来自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因参与导师徐慧兰的研究课题,在湖南省益阳市30个村为当地老人做免费糖尿病检测和干预。
4月16日上午11点20分,他们按计划准备到达七子浃村。“意外发现距离我们大约20米的河水中,好像有人上下浮动。考虑到七子浃村河道纵横,加之因下雨河水暴涨,大家提高警觉,快步走近一看,发现是名女子在水中挣扎。”救人心切,小队长秦露露询问组员:有谁会游泳?会水的下去救人,其他在岸上接应。胡召和杨杨一边回应“我会”,一边麻利地跳入水中。“有人落水了!”岸上的4名同学大声呼救,并准备接应胡召和杨杨。
胡召和杨杨奋力游到落水女子身旁,将她艰难地往岸边推。岸边的同学则倚靠河边的一棵树站稳,拿着找来的木棍向胡召和杨杨喊叫示意。2人拉住岸边伸过来的木棍,使出浑身力气终于将女子救上岸。因长时间溺水,被救上岸的女子生命体征极弱。杨杨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这位女子开始有了自主呼吸。当附近村民赶来时,女子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一个生命终于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虽然那时我们筋疲力尽,但内心都非常欣慰。”杨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觉得惊心动魄。
6名学生舍身救人的消息经媒体传播后,其训练有素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舍身的勇气,默契的协作,这是大学生应该采取的理性救人行为,更是在中南大学培育下应有的高尚行为。”徐慧兰骄傲地说,“‘先做好人,再做好事。’优良的道德品质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共同的科研任务,更培养出6人心照不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