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心是奶业的最大“风口”
瞿长福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随着城乡消费条件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成熟,奶业消费的市场空间比过去更大、更广阔、更丰富

对奶企而言,与其琢磨“风口”在哪里,不如沉下心把基础打好,品质好了,消费信心会跟着增长

很多企业习惯寻找“风口”。中国奶企也曾找到过“风口”,并一度乘风飞扬。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是几乎所有奶企的超长“风口”期。借助于“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劝君更尽一杯奶”的观念倡导,以及由此掀起的巨大消费热情,国内奶企获得了快速发展,有的甚至是超高速、超常规扩张。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风口”变成“黑风暴”,奶业遭遇重创。此后持续多年,很多奶企在进口扩张、消费不振的竞争格局中起起伏伏、磕磕绊绊,时而在“奶荒”中争抢,时而在“奶剩”中度日。

是风停了吗?没有,风一直在吹。这些年,国内消费市场对奶及奶制品的热情并没有降低。相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随着城乡消费条件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成熟,奶业消费的市场空间比过去更大、更广阔、更丰富。这是最大的风。只是,风向发生了变化。

统计显示,这几年国内奶制品进口逐年上升,高端市场空间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市场被进口产品严重挤占。这表明,在消费信心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许多人把消费目光转向了进口产品。那些没有坚实基础的企业,还在祈求走捷径甚至投机取巧的企业已难以找到“风口”。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分析国内奶业市场状况时说,尽管国内奶业质量整体不断提高,但三聚氰胺事件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还没有过去,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应该说,为了提振信心,国内奶企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从数据来看,在2008年、2009年的低谷之后,经营数据一路走好。众多奶企认识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在建奶源基地、建冷链链条、建监管体系上都花了很大气力,奶业的整体质量状况与当年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但是,奶业的链条很长,从养奶牛开始,场地、草料、防疫防病、粪尿处理,还有挤奶、运输等一系列工序,需要持续而强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哪一个环节不到位,就可能出问题。

令人担心的是,多年来一些企业已经养成了赚快钱的偏好,企图一夜暴富,只要市场稍微回暖,就“萝卜快了不洗泥”,等不及夯实基础,先挣钱再说,而这往往又容易导致某一个环节脱节出轨,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之后,虽然一直在强调打好基础,奶企发展模式也经历了“先市场后基地”到“先基地后市场”的转变,但奶业养殖模式依然五花八门,自建牧场、养殖小区、公司+农户、养殖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散养户等令人眼花缭乱。形式多样一方面体现了奶企实事求是的探求精神,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很多企业沉不下心,不能从最适合企业长远发展、又可能需要投入巨大心血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着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现代牧业创始人高丽娜对自己企业的总结。这家企业一开始就着手自建牧场,虽然起步时慢点,但一旦上路就是大步。这点对奶企发展很有意义。对奶企而言,与其琢磨“风口”在哪里,不如像现代牧业那样沉下心把基础打好。品质好了,消费信心会跟着增长。如果真要寻找“风口”,消费信心才是最大的“风口”。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大国,足以让健康的奶企高高飞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