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仅仅是服务于少数人成功的教育时,就等于把大多数人抛弃了
近来看到许多的相关报道:一些城市的农民工,利用一切机会将孩子接到打工的地方,让孩子跟父母生活一段时间。在这中间,他们要么带孩子去优美的风景名胜区游玩,要么买给孩子许多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要么让他跟那些有着优裕的生活学习条件的城市孩子交朋友。舐犊之情,殷殷期望,很是令人感动。
但看着看着,会发现往往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贯穿于其中。无论是父母,还是相关的热心人士,都在耳提面命地向那些孩子灌输着这样的思想:这儿好吗?你想来吗?回去努力吧,你一定能实现到繁华的地方过幸福生活的理想。而报道的镜头,捕捉到的,往往是孩子游玩时的欣喜,得到时的快乐,交友时的欣悦,却将那些孩子离去时落寞中的忧伤、失意中的不甘漠然置之了。望着那些孩子远去的单薄身影,在深深地同情的同时不由得也生出深深的忧虑。
我们的愿望是好的,希望这些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摆脱穷困和封闭,走出困境,过一种他们梦想的生活。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成功”两个字的基础上的。而且这样的成功,大多指的是生活享受方面的成功。那么,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如果不成功呢?而且对于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孩子来说,不成功的可能性是远远大于成功的;纵然长大后真的到城市中生活了,能马上拥有那些曾经吸引过他们的物质条件吗?更何况,并不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有那样的生活,而且他们在玩乐过程中也没有体验到城市中工作的人的忙碌和辛劳。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如果不能实现到城市之中过富足生活的梦想,那么,就镇定自若地在出生的地方生活,通过付出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而使家乡的落后面貌也得以改变;如果愿意外出,那么,就坦然地通过劳动来获得收入,从而使自己活得坦荡而自足。心中不乏希望,但必须直面社会存在差异的现实。
我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将成功定义得极为狭隘之后,把它深种在这些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在感到自卑的同时,生出无限的向往,但也让部分孩子在为自己的出身感到不公的同时还有强烈的不平。许多孩子回去之后,就难以接受他与生俱来的生活现状了。心智强大的,谋求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目标;心智不强大的,心理极容易扭曲,不但会埋怨父母,疏离家乡,而且还会对社会产生愤懑之情。现在的许多孩子,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贫富差距和地域差异,一心只追求那些极少数孩子才能满足的享受,却不顾自己的家庭现实,就缘于这种心理。虽然他们的情况与上述孩子并不完全相同。
成功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对成功的定位也是因人而异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将“成功”唯一化了。面对现实,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孩子通过努力去赢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记它的反面,针对所谓的成功,也要抱定不成功的准备。完全可以说,对教育而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心理的健全,并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和安定。当教育仅仅是服务于少数人成功的教育时,就等于把大多数人抛弃了,它也就面临极大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