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迎来“史上最严”控烟法规——
让烟草之弊“烟”消云散
本报记者 吴佳佳
5月31日,2015年世界无烟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宣传活动在北京鸟巢举行。图为当日活动现场,“鸟巢”外墙悬挂的巨幅禁烟标志。

本报记者吴佳佳摄
北京公布的3个劝阻吸烟手势

从今天起,北京将在所有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100%”禁烟。为确保“史上最严”控烟法规落到实处,1000多名执法人员严阵以待,无数个禁烟标识已发放完毕,法规所涉场所也全面响应。但控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凝聚共识、全民参与,才是“烟”消云散的关键—

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根据新规,北京市所有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将依法100%禁烟。届时,北京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吸烟也有诸多限制,比如排队时不可以吸烟等。违者将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的罚款。

不少控烟专家表示,此次北京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迈出了控烟的可喜一步。不过,由于法规落实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要避免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影响禁烟的效果。

吸烟危害——

民众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发布的《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近30%,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困扰。

吸烟导致的疾病不容忽视。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120万人死于吸烟与被动吸烟有关的疾病。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姜垣表示,我国35岁及以上成人归因于吸烟的3类疾病的经济负担为2237.2亿元。此外,二手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被动吸二手烟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吸烟对人对己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烟之殇,为中国不堪承受之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呼吸病学著名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指出,控烟包括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是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最重要与可行的措施。

但是,虽然控烟之路已走过多年,中国的控烟仍然面临社会认知上的问题。“从大的环境看,中国民众对于烟草危害的认识仍然欠缺,有些人甚至视而不见,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好的控烟氛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研究员杨杰表示。

中国于2012年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三分之二以上的国人不了解二手烟危害,大多数人通常只是将吸烟当做一种“自愿选择的不良习惯”。

严格执法——

谨防沦为“纸上最严”

为确保《条例》落到实处,北京各相关机构已经纷纷行动起来。北京市旅游委近日公开表示,根据饭店、景区和旅行社等不同业态落实特色措施。饭店、景区将设置控烟巡查员,对发现的随处吸烟游客进行劝阻和监督。除文物保护重点景区全域禁烟外,在非无烟景区露天区域将设置吸烟处。首都机场宣布,6月1日起,关闭3座航站楼内的所有吸烟室,并于《条例》实施当天,完成机场内独立卫生间烟感器、楼梯间摄像头的安装。

同时,《条例》正式实施后,北京1000多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将行动起来,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制止。

尽管如此,舆论仍然对于北京的控烟执法不无担忧。1000多人如何监督400多万“烟民”?如何让这份法规不沦为“纸上最严”?

“北京控烟新法规不仅对禁烟场所进行了明确规定,还强调了场所负责人或者经营者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控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健全的法律、严格的执法,还取决于公众对法规的知晓程度。北京公共场所加大了对控烟新规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接受《条例》内容。

此外,北京还将督促有条件的控烟场所,利用烟雾警报、浓度检测、视频图像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表示,北京将加强执法力度,尤其在党政机关、学校、医疗机构、宾馆、餐厅、娱乐场所等场所严厉执法。北京市还公布了3个“劝阻吸烟”的手势:“我介意”、“不可以”、“请停止”。北京市卫计委综合监督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当市民发现有在禁烟区吸烟的情况,可以进行规劝和阻止,还可以拨打12320投诉电话进行举报。

全民参与——

凝聚最大社会共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餐厅已在6月1日前张贴好禁烟标示,并且根据北京市卫计委的要求不再向顾客提供烟灰缸。一家大型川菜连锁店已经在每张餐桌上都安排摆放了“禁烟”卡片,餐厅经理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吸烟者被服务人员劝阻都会接受的,但也会有个别顾客会不听劝阻。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餐厅将会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

但不少受访者向记者表示了担忧,“我不是执法人员,直接劝阻可能惹来麻烦。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吸烟者,我会选择离开或忍耐。”一些执法人员也坦言,由于种种限制,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能力也覆盖不到所有区域和行业,现实执法过程中协调其他部门也有不小难度。

如何避免控烟法规沦为一纸空文?“有法可依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认为,控烟在执法层面面临的问题,是完善细则、狠抓落实。更重要的,则是应凝聚社会共识,加快推进国家层面控烟立法进程。

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博士说,要想推动控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使烟民数量持续下降,政府应该选择大幅提高烟草税,以产生税价联动效应,形成烟草价格年年上涨的预期。

“政府重视是推进控烟的前提,如何有效地让烟害成为社会共识,让群众主动地参与烟草控制才是关键。”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说。

“国家层面的法规出台之后,可以有效减少地方立法成本,进一步推动地方制定具体的控烟法规。不过,只有全民控烟,才能真正让烟草之弊烟消云散。”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认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