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
创新开发机制 竞相“减贫摘帽”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2011年4月,贵州省实行减贫摘帽激励、改进贫困县考核、改革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扶贫。4年来,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623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25个县5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为鼓励贫困县加快发展,摆脱贫困,2011年贵州省出台了扶贫开发新政,省级预算安排奖励资金33.7亿元,扶贫项目向申请“摘帽”县倾斜。

贵州省正安县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等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县茶叶、蔬菜、核桃等特色农业渐成规模,夯实农村饮水、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增强农村发展后劲。2012年,正安县把各项减贫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县乡共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社会捐资213万元,县乡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万余户4万多人。

去年初,正安县贫困人口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减贫摘帽”定量考核指标通过省级验收,彻底摘掉戴了20多年的“贫困帽”。

正是在“减贫摘帽”机制激励下,贵州省各贫困县踊跃申请“摘帽”,千方百计整合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市场化。4年来,省级财政已安排17.5亿元“减贫摘帽”专项资金,共25个县525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省里取消了对贫困县的GDP指标考核,我们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说。据了解,去年雷山县建成绿茶基地14.78万亩,茶叶产值逾8亿元,让1.46万户4万余人受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7000人直接从事旅游业;近6万人从事天麻、蔬菜、黑毛猪、林下鸡、杨梅、葡萄等绿色产业,年创产值10多亿元;1.2万人加工银饰和苗绣年产值超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64元,增长15.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3.3%。

铜仁市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采取“政府搭台、产业唱戏、金融支持、扶贫贴息”的办法,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广泛筹措扶贫产业发展资金,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有石阡、思南、江口、松桃、德江、印江等6个县与国开行合作,产业涉及生态茶、畜牧业、中药材、食用菌、乡村旅游等产业,获授信资金30亿元。“以前发展产业以政府主导和以无偿投入为主,群众积极性不高,产业投入见效难。通过农户贷款、扶贫贴息的方式,农户自选产业,积极性高涨。”新寨村村支书陈伦勇说。

铜仁市还探索实施“三权”抵押贷款,让农村沉睡的资源和不动产变成资本和资金。采取“政银农”合作,全市共利用支农再贷款2亿多元投入扶贫开发,撬动金融资本助推扶贫产业发展。

从2014年起,贵州省还积极改革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除重大扶贫专项和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外,扶贫资金由省主要按因素法分配切块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乡村公示制度、“民生特派”和第三方评估制度,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贵州省扶贫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一系列扶贫新政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注重发展、关注民生的信心和决心,加快了扶贫开发步伐。“以前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向上级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上,现在则安心做好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等实实在在的事。”一位贫困县的扶贫办主任说,改革后,扶贫项目和资金按县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贫困村数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用财力等因素测算分配,不再靠跑和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