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宝安:
由“世界工厂”到产业创新高地
本报记者 杨阳腾

从1978年深圳市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到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后,今天的深圳市宝安区迈开了转型的步伐:一边是传统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集体淘汰,一边是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一场产业聚集由数量转向质量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发生。

宝安目前已全面展开“工改工”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一批旧工业区、旧厂房腾笼换鸟,打造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宝安区区长王宏彬告诉记者:“在转型升级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可忽视。”

桃花源科技创新园高新奇分园几年前还是深圳高新奇集团的生产基地,早年的高新奇是知名的出口电话机大王。2010年,高新奇把包括电话机产业在内的一批相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惠州,取而代之的是如今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上市企业培训基地等为一体的高层次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为解决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投资及流动资金问题,园区还专门配备了两只创投基金,并联合两家合作银行对园区进行整体授信。此外,园区还建设了配套高端公共服务平台,将园区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科技服务平台”。

经过2年多的运营,目前高新奇分园内已聚集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主的近100家企业。据王宏彬介绍,宝安现在共有28个科技创新园,入驻孵化企业1933家。

缺乏科研院所曾是宝安发展的短板之一。宝安区委书记田夫告诉记者,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宝安致力于以企业为主体布局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今年2月,由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35家机器人企业与科研机构、金融资本、产业孵化园区共同发起建立的宝安区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揭牌成立,为宝安区乃至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搭建产学研资介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

大富科技公司董事长孙尚传表示,宝安区内从事机器人的企业众多,涵盖了机器人产业制造的多个环节。打造产业联盟能使行业企业实现“抱团”发展,有效抢占产业链竞争的先机,也能让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为产业链的完善与成熟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宝安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4年,宝安区专利授权总量达1135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533件,增长29.5%,授权量699件,PCT国际专利398件,均位居深圳前列。

旧工厂腾笼换鸟、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已让宝安区尝到了甜头。2014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亿元,增长9.6%,增速在深圳市各行政区中排名第一。如今的宝安区,正成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标杆和深圳西部技术创新中心。

“走创新驱动之路,必须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只有充分发挥宝安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创新活力强、科技创新成果需求大的优势,方可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质创新成果为我所用,在宝安开花结果,将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田夫指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