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互联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科普更鲜活
本报记者 佘惠敏

中国科协与腾讯合作,着眼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科学知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圈中的流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高大上”的科普内容,如何才能深入影响公众?伪科学谣言何时才能不再在社交平台上泛滥?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科协和腾讯公司日前宣布将进行“互联网+科普”的战略合作,增强科普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加强科普内容、活动、产品等在腾讯多平台、跨终端的全媒体推送,推动科技知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圈中的流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引领移动互联网科普浪潮。

“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基础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科普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说,科普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亟须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公众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推动科学知识在网络和生活中流行。

“‘互联网+科普’战略合作协议是在‘互联网+’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后,腾讯和中央部门开展的第一个合作项目。”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出席签字仪式时,对中国科协抓住“互联网+”这个风口,推出“互联网+科普”这一重大部署表示钦佩。

马化腾说,“‘互联网+科普’,意味着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认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大发展,硬件和网络环境的重大变化已经奠定了“互联网+科普”的基础设施。有了移动互联网,就可以通过后台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个性化的分析,通过多媒体的传播和社交互动,大大提升科普工作的效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马化腾表示,腾讯将发挥社交平台的优势,特别是微信和QQ对社会公众的全覆盖,将科普融入重大新闻事件和场景;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科协的权威资源,在科普的过程中有效地摒除伪科学,在腾讯平台上开展更加有效的科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