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犹如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而这记忆一朝觉醒,便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这个学期刚开学,儿子告诉我,“我们开了京剧课”。我随口应一声,并没太当回事。长久以来传统文化式微,虽然近几年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高校开了国学课,不少地方搞过极富传统文化元素的祭祖大典等活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还让孩子们身穿汉服吟诵国学经典等等,但这些做法对推动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与复兴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无人评估,自然也难以判定。
但是这一次,我可以自己评估了——第一次京剧课后,儿子放学回来饶有兴趣地为我唱起了《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列位宾朋听从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不仅唱得有腔有调,还告诉我,“在京剧里,‘贼’不念‘贼’,要发‘则’的音;‘街’也不念‘街’……”他说,他和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京剧课,因为京剧的旋律和其他普通的歌曲不一样,而且还有故事、有情节,老师给他们讲的脸谱、行头等知识也很有意思。
从儿子的表述中我分明感到,京剧课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里面充满了新奇与惊喜。我原本以为10岁的孩子理解不了京剧,也不会对它感兴趣,就像鲁迅先生小时候,听着舞台上戏者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就厌烦,只喜欢热热闹闹的武生戏呢!但是你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它那样简单地走进了他的心里。
由此再想到那些各地各界为宣扬、传播乃至为了让人们再认识传统文化而做的种种努力,或许——肯定不应该是白费的!
由此还必须追溯到近百年前,在当时积贫积弱的历史条件下,西风东渐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挣脱传统礼教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确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使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冲击;而改革开放在带来令人瞩目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一拥而入,也自然难免鱼龙混杂,一些不健康、非正能量的文化也裹挟而来,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造成了一定冲击。前些年社会上热衷于追捧过“洋节”而冷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许多传统手工艺和艺术后继无人濒临绝迹就是例证。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管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既往经验中吸取了教训,还是随着经济的崛起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我们意识到文化崛起的重要性,总之,这种自觉是适时、积极而必要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己强大而独特的文化。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认识到这些,如何完成传统文化的回归?
首先,回归不是单纯的重复,它应该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扬弃与升华。换句话说,回归是为了发展,复活传统的记忆,提取先人的智慧,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谋求面向未来的发展。
其次,回归要有可行的路径,要有顶层设计,要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引导和教育国民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与技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等。
有人说,传统文化犹如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代表一个民族一路走来的风姿,不仅联系着现在,更延伸到未来。现在,在被搁置、尘封、放逐甚至遗忘了许久之后,我们终于又打开了那扇门,那些记忆依然保有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与滋养。它们早已深深浸润在我们血液里的,不须对视,早有灵犀。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京剧就爱上了它,或许就有这个原因。而这记忆一朝觉醒,便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当我们以穿透历史的目光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我们自然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从容的步伐。
那天,带儿子和他的几位同学出去游玩,爬上了一座山后,孩子们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不知谁起了个头,几个人忽然一起唱起了《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泛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倾听。想来,那一刻,他们的集体记忆也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