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日早9点,毛里求斯路易港湛蓝的天空下,已经在锚地抛锚等待泊位一天多的“大洋一号”徐徐驶向码头,顺利靠港,船上72名科考队员和船员结束了海上工作与生活,回到了阔别36天的陆地。
“终于不会晕船了,但愿不要晕地。”年轻的科考队员聚集在甲板上,互相调侃着。待下船的科考队员和船员有30名,带着返程的喜悦,他们早早就把行李收拾完毕。参加第四航段科考的26名队员已到达毛里求斯机场。
“来了,来了,第四航段的人到了!”中午11时,船上的队员激动地相互转告。来自牙买加的Mcdonald第一个登上“大洋一号”。第四航段队员陆续登船后,11点30分,团聚的午餐开始了。两个航段的队员把食堂里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互相问候着,交流着第三航段的科考情况,航程的艰苦、旅途的疲惫全都被抛到了脑后。交接会议12点30分准时在食堂举行,“大家辛苦了!第三航段圆满地完成了航段任务,这几天进行第三、第四航段交接。”大洋三十四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话语极为简洁。
“第四航段将于25日起航。”大洋三十四航次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介绍说,第四航段主要目标是继续开展热液异常探测,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及附近海域,开展一个断面的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基线探测,回收和布放海底地震仪,并布放锚系。
第三航段首席装备助理崔运璐宣布了各项设备、实验任务的第四航段负责人后,交接开始了!后甲板上,电法、摄像拖体、中深钻等深海设备前,三五成群地围起了人。“一开始,电法的线缆遇到些小麻烦,但后来很顺利,电法作业完成得很好。”第三航段首席助理、瞬变电磁探测系统负责人李锋介绍说。“来,打开看看!”第四航段首席装备助理谷志珉一边掀开盖在设备上的帆布,一边说道。化学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多波束及浅剖实验室等各个实验室里,同样是忙碌一片。
“大洋一号”靠港的第一天就是忙碌的一天,交接紧张而有序。晚8点,码头的灯光将“大洋一号”照得通体透亮,第三航段下船的队员在码头依依不舍地告别,不少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成了许多人的心声。“下次再来,西南印度洋等着你们!”船长曹业政依旧笑声朗朗。
再见,大洋;我们还将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