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最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也面临着难得机遇。首先,农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些年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其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这几年,工业化、信息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加明显,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三,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而且全球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如何在“多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也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紧迫要求。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产业有序发展,甚至对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影响,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应该承认,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近年来出现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工业明胶等事件一次次挑战人民群众的承受底线,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切实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科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绩效是一个方面,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源头上堵住不安全的漏洞,是另一个必须加紧进行的方面。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一个重要着力点是以农业科技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一般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由此可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纵观农业发展史,科技进步和技术变革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技术变革为标志。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较低,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能力不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成果只留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未能有效推广利用。因此,无论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考量,还是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方面判断,我国农业发展都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时期,到了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武装农业的重要关口。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就应该针对当前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应该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同时,要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