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城有个“雷锋车队”
本报记者 王 晋 通讯员 赵东云
每天出车前,雷锋车队的司机师傅都会把车头上的雷锋像擦了又擦。 王 晋摄

这是一群普通的“的哥的姐”,他们每天行驶在山东济南的大街小巷,寒来暑往,运送着乘客;

这更是一群不平凡的好司机,学雷锋是他们的共同行动,他们热情地为乘客服务,甘于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这支远近闻名的“雷锋车队”,隶属于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恒通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4日,由12名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成立。14年来,队员在更换,但雷锋精神一直在传承,他们先后获得“青年文明号集体”、“山东省青年文明号”、“济南市工人先锋号”、“敬老文明号”等荣誉。

郭泗镇2007年起担任雷锋车队队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告诉记者:“我是2003年加入雷锋车队的,现在有35名队员,还有不少申请者。要想加入雷锋车队,一要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二要有奉献精神。”目前,他们除了坚持“老弱病残扶一把、路人有难帮一把、行李繁重拎一把、雨天打伞撑一把”等服务外,还建立了爱心奉献基地,每年定期为济南市福利院、春园里社区、麻风病院的孤寡老人等群体服务。

“我们是司机,也是调解员。”2012年11月加入车队的王佳荣说,他曾送一位85岁的老人到邹平找孩子,老人听力差,只给他一张小纸条。他给老人买了面包和水,到了目的地后,却发现那里早就拆了。他不放心老人,到处打听,颇费周折,终于把老人送到闺女家,但看到闺女对老人很冷淡,他又帮忙劝解。平时两个多小时的路途,他前前后后跑了一天,别说收入,100多元的过路费都是他付的。“老人家里条件不好,就像小品里说的,家用电器只有个手电筒了。咱收入也不高,但总还过得去,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副队长王和龙对2013年的一次“爱心接力”记忆犹新。青岛即墨的一位乡村教师发生大出血,急需一种止血药,向山东交通音乐之声栏目求助。栏目组在济南找到了这种药,请雷锋车队送药。“救人要紧!那次交警开道,沿线提示为我们的车让行。从济南上高速,路经章丘、淄博、高密,一路提速,不停地开。车到高密路段,雨下得很大,我盯着开道的警车,不敢有一点闪失。那一次,平时要开4个小时的路,我们只用了2小时10分钟,一直开到医院。我是十几年的老司机了,那次跑完全程,全身衣服都湿透了!”

40岁的胡秀峰刚加入“雷锋车队”半年。他的感触是,“开出租车,要关心乘客,察言观色,当半个心理辅导师”。有一次,他拉了个女乘客,愁容满面,非常抑郁。“我就跟她拉家常,好歹说通了,就给她的家属打通电话,把她送回家人身边。”

他们每年坚持拉着福利院的孤寡老人逛济南,带他们逛大明湖,看高新区,有时搀着,有时背着。春园里社区有位老人叫井传山,高位截瘫,30多年没出过家门,性格很孤僻。“雷锋车队”知道此事后,每年拉着他出来转转,为他义务服务了五六年。“那次拉着他看泉城广场、奥体中心、东部新城,他看了一路、哭了一路。他说,以前只在黑白电视上看到济南的样子,没想到济南变化这么大!谢谢你们!”

凡人善举,感动了社会,感召着爱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接力,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我们的车头上,有个大大的雷锋头像。这个头像,就是我们做好事的支撑!”胡秀峰说,虽然大家收入不高,但每次有乘客说“今天真幸运,打上了雷锋车”,大伙儿心里都感到特别自豪。

雷锋精神,从未走远。车队队员坚持学雷锋,每天出车前,他们把雷锋头像擦了又擦。郭泗镇记得,有一次,他开车经过省立医院西门,拉了一对来自济宁市微山县的母女,她们在济南看病碰到了“医托”,身上的钱被骗光了。他一路安慰她们,把她们送到长途汽车站,还给她们150元路费应急。“最让我难忘的是,下车后,小女孩指着车上的雷锋头像,对她妈妈喊,‘雷锋车,雷锋车,雷锋叔叔’!”说到这里,郭泗镇笑了,笑容里,有骄傲,也有欣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