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蔗种植大户的自救
本报记者 周骁骏 通讯员 乔明宣

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一片片葱茏的甘蔗随着微风摇曳,蜿蜒的柏油小道向茫茫蔗海铺展而去。车子往岜盆乡方向行驶了10多分钟,过了笃邦村,前方的甘蔗地里停着几辆甘蔗收割机,黄文进正在指挥甘蔗收割机作业。

黄文进是扶绥县的甘蔗种植大户,种植甘蔗面积达2000亩,2009年还成立了文进农机合作社。“这台收割机是从美国进口的,每台125万元,现在我们合作社共有7台这样的收割机,这个榨季可以全部投入使用。”黄文进告诉记者。

近两年,糖价走低给蔗糖产业造成了冲击,许多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降低。对于黄文进这样的种植大户,糖价走低也让其深受影响。“甘蔗价格最高时我一个榨季赚了100多万元,上个榨季亏了30万元,这个榨季看来要亏50多万元”。黄文进说。

然而,黄文进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他身后的收割机,“我亏钱主要原因是还要额外支付地租,通过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我的种植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是摆在那里的。”

黄文进说,“人工收割和机器收割的区别明显。如果是传统的‘手砍、肩扛、牛车拉’,2000亩甘蔗地要60个人,近3个月才能完成收割,雇佣一个工人150元/天左右。机器收割则比人工砍收要快几倍,价格为90元/吨,节省了近一半的收割成本。”

黄文进虽然在甘蔗种植上亏了钱,但发展农机服务成为他面对糖业困境的新出路。黄文进的农机合作社目前53人在社,有超过50台农机具,能提供甘蔗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上个榨季,合作社共完成犁耙种任务1.8万亩。2013/2014榨季总产值达450万元左右。“机械化作业蔗农高兴,我们又有收益,预计全年合作社可以实现1000万元盈利。”黄文进告诉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