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正当盛年,他却长眠在大瑶山里。他就是广西金秀县原扶贫办主任赵文强。今年2月14日,赵文强突发心肌梗塞,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瑶山。
金秀县总人口14.73万人,瑶族占34.8%,是一个以瑶族文化为载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被誉为“世界瑶都”。这里山高路远,民生艰难。
1990年12月,赵文强高中毕业,考干被录用,成为大樟乡团委干事。自此,大瑶山里多了一位心系群众疾苦的基层干部。他参加工作24年,也在这穷乡僻壤坚守了24年。24年的短暂职业生涯,赵文强只做了一件事:扶贫济困。
因工作成绩突出,1999年,赵文强调任六巷乡党委副书记。六巷乡是金秀最偏远的乡,15年前,这里还不通电,没有公路,也没自来水。从六巷到县城,一个来回要走10个小时。当时,不少干部不愿去六巷任职。赵文强却提着妻子覃干鸾准备的一盏煤油灯,扛着10斤煤油,步行七八个小时,义无反顾地去了。这一干,就是8年。
8年里,赵文强经常背着米下乡,每次最少要走4个小时山路。靠着这股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的韧劲,六巷乡不通电和自来水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2007年10月8日,赵文强调任县扶贫办主任。他开始琢磨:贫困人口占了四分之一,光靠救济行不通,脱贫致富之路在哪里?赵文强坐不住了,又一头扎进了大山里。不知磨烂了多少双鞋,摔了多少跤,他终于绘出了全县贫困村地图。这21幅贫困村地图,精确地标注了各村屯的地理位置、户数人口数、交通情况。通过调研和分析,赵文强发现,高山云雾出好茶,金秀石崖茶的收购价是普通绿茶的3倍,扶持山区贫困户发展石崖茶种植,增收前景不可限量!
发现了好的产业,可是大面积推广需要不菲的前期投入,怎么办?赵文强将调研成果做成幻灯片,请县领导亲自去自治区扶贫办做工作,为石崖茶种植争取政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秀石崖茶种植项目被新增入2012年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获得9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21个贫困村被列为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村。
自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利用大瑶山的生态优势,赵文强帮助群众建成石崖茶、绿茶、香芋、水果、中草药5个特色产业基地。全县贫困人口以每年10%的速率递减,扶贫路以每年100公里的增幅延伸。
赵文强担任扶贫办主任的7年里,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到的资金有8000多万元。他经常说:“扶贫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分一毫都马虎不得。”为杜绝侵占,赵文强制定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九项制度”;为提高资金帮扶效率,他实行“以奖代补”;为防止招标时个别人寻租,他实行“票决制”。
在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下,金秀扶贫项目成了阳光工程、过硬工程。2013年7月18日,大樟乡山洪暴发。洪水漫过王田河扶贫桥桥面,桥基被洪水掏空。洪水退去,人们惊讶地发现,扶贫桥竟安然无恙。
扶贫资金不能侵占,办公经费也要省着花。赵文强亲自起草了县扶贫办接待办法,规定不管接待哪一级领导,一律不准上香烟、饮料、“山货”。节省下来的工作经费拨给贫困村。
覃干鸾至今记得,赵文强和她结婚20多年,在山里跑了20多年,在家的日子加起来不到几年。他们唯一的房子是2006年贷款买的。赵文强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要拿800元还房贷,1000元供女儿上学,妻子的收入用于家庭生活开支。赵文强匆匆离去时,手中只有700元。他给女儿留下的是至今尚未还清贷款的蜗居,以及86本工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