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再制造 扶持再制造
金 文

与我国庞大的产能和保有量相比,目前内燃机再造的比例并不高。根源性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各方对再制造的认识不深、认同不够,没有形成多方共同推动的有利局面

年产量8000万台,总保有量3.8亿台,这组数据显示出我国不仅是内燃机生产大国,也是内燃机使用大国。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内燃机存量资源通过再制造重新有用武之地,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当然需要技术方面的不断提升,但更为根本的在于内燃机用户、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等多个层面对再制造认识和理念的更新。

与我国庞大的产能和保有量相比,目前内燃机再造的比例并不高。这其中有发展阶段的原因,再制造还属于新生事物;也有资源条件的制约,比如回收渠道不畅通等;但根源性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各方对再制造的认识不深、认同不够,没有形成多方共同推动的有利局面。

比如,由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消费观念滞后等原因,内燃机再造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有很大欠缺。尽管内燃机存量资源多,但再制造概念并非人人皆知。不少用户对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等还缺乏深入认识,容易把再造产品与翻新机等同视之,甚至认为再造产品就是次品,这些心理都阻碍了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因此,推进内燃机再制造,需要培育用户市场,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理念。

从生产企业层面来看,不少内燃机制造企业的业务重点基本都倾注在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对于再制造关注不多、投入不够,特别是目前再制造产业的效益还相对较差,企业更加缺乏积极性,技术进步较慢,市场营销无力。此外,大部分内燃机再制造企业目前还局限于自有品牌和产品的再制造,再制造产能得不到充分利用。随着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环境逐步改善,内燃机企业不能惧怕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形成冲击,要从转方式、调结构的高度来理解再制造产业的价值,加大资源整合,构建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资源合理配置的业务结构。生产企业应当加大对这一业务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

目前,与推进再制造产业快速提升规模的目标相比,与再制造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全适应,这需要有关部门更新监管理念,既要扶持,也要规范,尽快出台有关的财税支持政策,强化对再制造产业的引导作用。更为紧迫的是,要加快建立统一的准入规则和再制造产品控制标准,规范产业和市场秩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